时间: 2025-05-06 18: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7:02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海山么凤,绿衣何处飞绕。
竹外孤袅一枝,古今解道,只有东坡老。
莫倚广平心似铁,闲把珠玑挥扫。
桃李舆台,冰霜宾客,月地还凄悄。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兰花已经枯萎,菊花也凋谢了。是那返魂香飘入,带来了江南的早春。
幽静的谷地和树林中无人可见,梦中却与梨花交错。
雪一样的檀木心,玉一般的丰腴脸颊,妆容伴随着晨钟的清脆声响。
海天相接,凤凰在何方飞舞。
竹外孤独地摇曳着一枝,古今的道理,只有苏东坡才能解答。
不要依靠广平那颗似铁的心,闲来无事便把珠玑轻轻挥扫。
桃李相伴,冰霜的宾客,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
暗香已消逝,心事如同和羹,谁来倾诉?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理思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到来之际,诗人面对梅花的凋零和早春的到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因此产生了对生命和美的思考。
《念奴娇(梅)》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词,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开篇以“兰枯菊槁”引出诗的主题,展示了时光的残酷和自然的轮回。接着,诗人通过“返魂香”描绘梅花的芬芳,暗示着春天的来临,然而“谷静林幽人不见”又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更深层的情感则在“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中体现,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难以倾诉的情感。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中融入历史人物(如东坡)与典故,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诗词的结尾部分,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表达内心的情感,却发现似乎无人可诉,深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美好与失落时的无奈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揭示了对生命、时间和美好事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谁?
A. 苏轼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 A
“兰枯菊槁”意指什么?
A. 春天来临
B. 生命的凋零
C. 花香四溢
答案: B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喧嚣
B. 幽静孤独
C. 阳光明媚
答案: B
通过上述分析与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念奴娇(梅)》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