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09:47
卜算子(春景)
春水满江南,三月多芳草。
幽鸟衔将远恨来,一一都啼了。
不学鸳鸯老。回首临平道。
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
春天的江南,水已经涨满,三月的时候草木繁盛。幽静的鸟儿带着远方的思念飞来,一声声都在鸣叫。不学鸳鸯那样老去,回头看临平的道路。人们说我的眉毛像远山,但那山的样子可比我的眉毛更好看。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字子华,号青溪,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宋代人文情怀。
这首《卜算子(春景)》以春天的江南为背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水、芳草、幽鸟等自然景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首句“春水满江南”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水的满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三月多芳草”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季的花草繁茂,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接下来的“幽鸟衔将远恨来”,通过鸟儿的鸣叫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忧愁,鸟儿的幽静与远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不学鸳鸯老”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青春的珍惜,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诗人却不愿意模仿其老去,反映出一种对生命和爱情的积极态度。“回首临平道”则带出了一种回首往事的感慨,临平的道路仿佛是对过往时间的追忆。最后一句“人道长眉似远山,山不似长眉好”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山的美丽在于其自然的形态,而人的眉毛虽有相似之处,却无法与自然相比,反映出一种对自然景物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春天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爱情和青春的思考,表达了对人和自然的感慨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长卿
C. 杜甫
D. 白居易
“不学鸳鸯老”中的“鸳鸯”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情
诗中提到“春水满江南”,这句的意图是什么?
A. 描述江南的夏天
B.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C. 反映人们的忧伤
D.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