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14
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
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
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
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堤坝崩塌压倒了老柳树,衰败的社坛上卧着寒冷的樗树。
野鹤能够自己捕猎,江鸥能够独自捕鱼。
在汉阴我遇见了荷花和竹子,黑林中看见了手杖和竹子。
阮籍总是思念酒,嵇康则懒得写书。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约585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曾任南梁和陈朝的官员。他的诗歌以用词考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交融之时,庾信通过此诗表达了个人的志向与追求,反映了他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对身处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开头两句描绘了堤坝崩塌与老柳树的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衰败。接着,诗人转向了自由自在的野鹤和江鸥,它们在苍茫的自然中自得其乐,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汉阴的荷花与竹子则象征着清幽的环境,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提到阮籍和嵇康,两位魏晋名士,他们在酒与书的追求中,体现了士人气节与生活态度的不同。阮籍沉醉于酒中,沉迷于享乐;而嵇康则选择了懒散与清淡的生活,拒绝名利。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也揭示了身处乱世的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悟。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崩堤”是指什么?
A. 堤坝崩溃
B. 河流干涸
C. 树木倒塌
D. 风暴来袭
阮籍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清高
B. 享乐
C. 忧愁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庾信的这首诗更注重对孤独与自由的探讨,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抒情。两首诗都体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