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聘齐秋晚馆中饮

《聘齐秋晚馆中饮》

时间: 2025-05-02 09:29:06

诗句

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06

原文展示:

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这河边的北方,我和你畅饮,眼前是洛阳的才子。
残秋的气息正像快要关闭的扇子,余下的菊花依然漂浮在酒杯之上。
山涧的流水奏响了二水之声,夕阳的光辉洒在三台山下。
无奈之中无法陪伴这清幽的夜晚,只能与月光一起徘徊。

注释:

  • 欣兹:在此,指“在这个时候”或“此时此刻”。
  • 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地区,通常与北方的豪迈气质相关。
  • 洛阳才:指洛阳的文人,表示对才华的赞美。
  • 残秋:指秋天即将结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屏扇: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即将消散。
  • 馀菊:指残存的菊花,寓意坚韧与不屈。
  • 涧流鸣二水:涧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 三台:指三台山,古代名山之一,象征高远。
  • 侍清夜:指陪伴在清幽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他的诗以风格典雅、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北朝动荡的时代,庾信在北方与友人相聚,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秋晚的饮酒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的感悟。开头两句以“欣兹河朔饮”引入,突显出北方的豪放气质,而“洛阳才”则暗示了对文人雅士的向往与敬仰。接下来的“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余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时的心情,涧水的流动声与夕阳的余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最后一句“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表现了孤独与惆怅,虽然有友人相伴,却由于时间与环境的制约,难以享受长久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饮酒的场景,强调了北方的豪情。
    • 第二句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感受。
    • 第三句描绘了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氛围。
    • 第四句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流露出孤独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欣兹”与“洛阳”,体现了对比。
    • 比喻:将秋天比作将要关闭的扇子,生动形象。
    • 拟人:涧流与日色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河朔:象征豪情与北方气概。
  • 残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涧流:代表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流动。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朔”指代哪个地区? A. 黄河以南
    B. 黄河以北

  2. “残秋欲屏扇”中的“屏扇”用作何意? A. 形容美丽
    B. 形容秋天的气息即将消散

  3. 诗中提到的“洛阳才”是指? A. 洛阳的文人
    B. 洛阳的风景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秋夕》杜甫: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描绘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庾信的《聘齐秋晚馆中饮》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绘了饮酒与自然的关系,前者更注重友谊,后者则强调孤独与自我对话。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韵子瞻凌虚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 二月望日雪二绝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林笋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次迟韵寄适逊 和子瞻记梦二首 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 示诸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研精竭虑 麥字旁的字 忧患余生 曰字旁的字 绳愆纠违 火字旁的字 末员 救焚益薪 乐道安贫 贪洿 积讹成蠹 羽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隔靴爬痒 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