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06
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在这河边的北方,我和你畅饮,眼前是洛阳的才子。
残秋的气息正像快要关闭的扇子,余下的菊花依然漂浮在酒杯之上。
山涧的流水奏响了二水之声,夕阳的光辉洒在三台山下。
无奈之中无法陪伴这清幽的夜晚,只能与月光一起徘徊。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他的诗以风格典雅、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北朝动荡的时代,庾信在北方与友人相聚,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述秋晚的饮酒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的感悟。开头两句以“欣兹河朔饮”引入,突显出北方的豪放气质,而“洛阳才”则暗示了对文人雅士的向往与敬仰。接下来的“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余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时的心情,涧水的流动声与夕阳的余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最后一句“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表现了孤独与惆怅,虽然有友人相伴,却由于时间与环境的制约,难以享受长久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朔”指代哪个地区?
A. 黄河以南
B. 黄河以北
“残秋欲屏扇”中的“屏扇”用作何意?
A. 形容美丽
B. 形容秋天的气息即将消散
诗中提到的“洛阳才”是指?
A. 洛阳的文人
B. 洛阳的风景
答案: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