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48
梅弄影 日月潭
作者: 溥儒 〔近代〕
远波如镜,荡碎流霞影,满院风花不定。
乱舞芭蕉,碧烟秋色冷。
鸟啼山晚,水落平沙净。
列岫斜阳相映。
缥缈潭云,长留圆桥顶。
这首诗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远处的波浪如同镜子一般,映照着流动的霞光,院子里风中的花朵随风摇曳,不定其形。芭蕉随风舞动,秋天的烟雾透着一丝寒意。傍晚时分,鸟儿在山中啼叫,水面平静,沙滩干净。山峦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缥缈的潭水云雾,长久地停留在圆桥的顶端。
溥儒(1896年-1963年),字仲明,号瑶林,满族,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是清末皇族的后裔,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作品颇具艺术价值。
《梅弄影 日月潭》创作于日月潭附近,诗人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本诗以日月潭的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泊、山峦、植物与天空之间的和谐画面。开篇“远波如镜,荡碎流霞影”,展现出湖面如镜般的清澈,反射出流动的霞光,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感觉。接下来的“满院风花不定”,则通过对院中花朵的描绘,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乱舞芭蕉,碧烟秋色冷”,在这一句中,诗人用“乱舞”来形容芭蕉的摇曳,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秋天的凉意和变化无常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随着“鸟啼山晚,水落平沙净”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深入到暮色中,鸟鸣声打破了宁静,水面倒映出夕阳下的平和与安详。
最后两句“列岫斜阳相映,缥缈潭云,长留圆桥顶”,诗人运用“斜阳”与“潭云”的意象,构建出一种诗意的空间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令人心中生出无尽的美好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月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中“远波如镜”用来形容什么?
A. 湖面
B. 山峰
C. 天空
D. 大海
“鸟啼山晚”中,鸟的叫声给人什么感觉?
A. 宁静
B. 喧闹
C. 生气
D. 伤感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哪个地方?
A. 月亮
B. 日月潭
C. 大海
D. 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