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21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有花无叶真潇酒,不问胭脂借淡红。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谁在小丛边折下南边的梅枝?佳人的容貌和梅花一样娇艳。花虽盛开却无叶,真像那潇洒的酒,倒也不在乎借来胭脂的淡红色。想必她还没答应,嫁给春风。天上雪花和月亮,让这一切显得玲珑剔透。池塘的疏影让我感到孤独和伤感,怎么能比得上酒盏中的横斜影子呢?
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与春天、爱情和美丽相联系。在古代文人中,梅花更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诗中通过梅花引入佳人的形象,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同时,雪月常常是古诗中用来描写清雅境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
郑少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探讨人情、自然之美,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鹧鸪天》写于宋代,正值北宋末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美人形象,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引出佳人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的意象清新,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通过“佳人丰色与梅同”的对比,诗人不仅刻画了佳人的美貌,也将她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特别是最后两句“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欣赏美丽的同时,内心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这种情感的对比,加深了作品的内涵,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更是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佳人、孤独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呈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佳人丰色与梅同”表达了什么?
“池塘疏影伤幽独”中的“伤”字传递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多选)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郑少微的《鹧鸪天》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爱情的深刻感受。两者都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