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0:10
大道夷且长,捷径自窘步。
借问漫游人,胡为局纡路。
我马亦既秣,风云岂驰骛。
迁乔非所期,舍筏聊自渡。
世途良足吁,更驾循轨度。
这条大道宽广且漫长,走捷径反而让人感到困顿。
请问那些漫游的人,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路途如此曲折?
我的马也已经喂饱,难道风云就能让我迅速前行吗?
迁移高处并非我所期望的,放弃木筏我也只能自渡。
世间的路途令人叹息,难道还要再驾驭着既定的轨道前行吗?
郭昭乾,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体生存压力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表达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无奈。
《移家》一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在描述一次旅途的感受,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大道夷且长,捷径自窘步”开篇,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宽广,但往往不易行走。捷径看似能够缩短行程,然而却使人陷入困境,表达了对追求快速成功的质疑。
接下来的“借问漫游人,胡为局纡路”则直接对话,仿佛在询问那些追求捷径的旅人,为什么让自己的道路变得如此曲折。此处体现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讽刺,质疑人们为何不选择更加坦荡的道路。
在“我马亦既秣,风云岂驰骛”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却无奈于外界的风云变化,暗示着对于不可控因素的无奈与叹息。“迁乔非所期,舍筏聊自渡”则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迁移到高处并非他所期望的生活,而不得不放弃依赖,自己渡过难关。
整首诗的最后一句“世途良足吁,更驾循轨度”则在总结中带出一种无奈与悲观,诗人感叹生活的艰难,不愿再受制于既定的轨道。通过对这一系列感受的描绘,诗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质疑人们对捷径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
诗中提到的“捷径”象征着什么?
“我马亦既秣”中的“秣”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途”的态度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郭昭乾的《移家》更注重对生活选择的思考与反思,而李白则更加豪放,追求即刻的快意与自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对比,前者更显无奈与困惑,后者则展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