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5
原文展示: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 其二 赵蕃 〔宋代〕 有见匪山色,所闻非市声。 思公藏有塔,钓士隐无名。 兀兀故林愿,悠悠流俗情。 经禅虽未暇,樵牧念馀生。
白话文翻译:
我看到的不是山色,我听到的不是市井的喧嚣。 我思念的公藏有塔,钓鱼的士人隐姓埋名。 我固执地坚守着故林的愿望,悠然地感受着世俗的情感。 虽然我没有时间去修行禅理,但樵夫和牧人依然关心我的余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是赵蕃与友人周十三丈、马三丈一同游览青原山时所作,共五首,此为其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青原山时,与友人共同创作的系列诗作之一。青原山是宋代著名的佛教圣地,赵蕃在此山中感受到了超脱世俗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情感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色与市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思公藏有塔,钓士隐无名”一句,既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也体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兀兀故林愿,悠悠流俗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旧有林地的执着愿望和对世俗情感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色与市声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有见匪山色”中的“匪”字是什么意思? A. 非常 B. 非也 C. 匪徒 答案:B. 非也
诗中“思公藏有塔”中的“思公”指的是什么? A. 某位高僧或贤人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某位高僧或贤人
诗中“兀兀故林愿”中的“兀兀”是什么意思? A. 固执的样子 B. 悠长的样子 C. 安静的样子 答案:A. 固执的样子
诗中“悠悠流俗情”中的“悠悠”是什么意思? A. 悠长的样子 B. 固执的样子 C. 安静的样子 答案:A. 悠长的样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