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9:17
南纪遨游兴不孤,扁舟今始过苍梧。
峡中赤水还朝夕,洞里丹砂问有无。
百雉河山成锦绣,千帆榷酤奉征输。
邮亭未可逢关吏,漫学终军浪弃繻。
我在南方游历,心情并不孤单,
今天乘船才开始经过苍梧。
峡谷中赤水河流朝夕相伴,
洞中丹砂我在询问是否有。
百雉河山如绣锦般美丽,
千帆竞逐,运送酒水以奉纳朝廷。
在邮亭未能遇见关吏,
白白学习终军,徒劳无功。
黄公仪(约1360-约1440),明代诗人,字子华,号云溪,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游历之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作于黄公仪游历南方时,表达了他初次经过苍梧的兴奋与感慨,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反映了诗人在游历中的思考与感悟。
《初至苍梧有作》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山水诗,作者黄公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方的美丽景色与自身的游历感受。诗的开头通过“南纪遨游兴不孤”表达了游历的乐趣,尽管身处异乡,但内心的愉悦与自然的美丽令他不感寂寞。接着通过“扁舟今始过苍梧”的描写,突出了他在此地的初次经历,既有对苍梧的向往,也有对新奇事物的探索。
中间的“峡中赤水还朝夕,洞里丹砂问有无”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赤水河流蜿蜒流淌,丹砂的珍稀使得诗人心生向往,表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切关怀。后两句则描述了繁华的河山和繁忙的航运,体现了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
最后两句“邮亭未可逢关吏,漫学终军浪弃繻”则转向了诗人的感慨,尽管心中有志,但现实的无奈使得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方的美丽山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现实的无奈与挫折,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苍梧”指的是哪里?
A. 一座山脉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城市
D. 一片森林
“邮亭未可逢关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满足
D. 愤怒
诗中用“百雉河山成锦绣”来形容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经济的繁荣
C. 人生的理想
D. 友情的深厚
将黄公仪的《初至苍梧有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两者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但黄公仪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