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35
原文展示:
仆自乙酉至今凡四冬至皆在羁旅感慨成诗 赵蕃 〔宋代〕
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 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 故旧劳相问,功名梦已残。 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
白话文翻译:
冬至这一天,我长久地作为客人漂泊在外,在天涯海角空自叹息。 贫穷让我深知学习道义的力量,晚年才领悟到作诗的艰难。 老朋友们辛苦地来询问我的近况,功名之梦已经破碎。 作为书生,我注定要经历艰难困苦,不能因此而厌倦清贫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赵蕃诗学力甚厚,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与当时名人如辛弃疾、陆游、朱熹等交游,其诗风格多样,以平淡简远为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冬至这一天,感慨自己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涯,表达了对学道和作诗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功名梦想的失望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漂泊生活的深刻感慨。首句“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直接点出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的孤独和无奈,天涯海角的漂泊让他只能空自叹息。接下来的“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反映了诗人在贫穷中对学道的坚持和对作诗艰难的领悟,这种领悟是在晚年才得到的,增添了一丝无奈和沧桑。最后两句“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接受,他认识到作为书生,艰难困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应厌倦清贫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长期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道、作诗的领悟,以及对功名梦想的失望和对清贫生活的接受。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在冬至这一天感慨什么? A. 功名梦想的实现 B. 长期漂泊的生活 C. 学道的困难 D. 作诗的乐趣
诗人晚年领悟到什么? A. 学道的重要性 B. 作诗的艰难 C. 功名的虚幻 D. 清贫的可贵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 A. 厌倦清贫的生活 B. 接受艰难困苦 C. 放弃学道和作诗 D. 追求功名梦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