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

《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

时间: 2025-07-31 21:01:08

诗句

桃源梅岭几成游,天欲昌诗不自由。

一代如公才得此,五溪著我更何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01:08

原文展示:

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 赵蕃 〔宋代〕 桃源梅岭几成游,天欲昌诗不自由。 一代如公才得此,五溪著我更何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旅途中阅读曾运使所记录的文清集,得到了四首绝句,寄给他。桃源和梅岭几乎成了我游历的地方,但天意要我写诗,我却无法自由地表达。像您这样的一代才子才能得到这样的机会,而我在这五溪之地,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源:指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梅岭:地名,可能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 昌诗:指写诗。
  • 五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偏远之地。
  • 尤:怨恨,责怪。

典故解析:

  • 桃源梅岭:可能暗指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阅读曾运使的文集后,感慨自己的境遇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曾运使的敬佩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桃源梅岭的理想与五溪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创作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中的“天欲昌诗不自由”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赵蕃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源梅岭几成游:诗人向往桃源和梅岭这样的理想之地,几乎成了他游历的梦想。
  2. 天欲昌诗不自由:天意要他写诗,但他却感到无法自由地表达。
  3. 一代如公才得此:像曾运使这样的一代才子才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4. 五溪著我更何尤:而我在这偏远的五溪之地,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桃源梅岭与五溪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反问:“五溪著我更何尤”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创作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普遍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理想中的隐居之地,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梅岭:梅花盛开的地方,可能象征着坚韧和清高。
  • 五溪:偏远之地,象征着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源梅岭”象征什么? A. 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B. 实际的旅游景点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A

  2. “天欲昌诗不自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写诗的厌倦 C. 对天意的顺从 答案:A

  3. 诗中的“五溪”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偏远之地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桃源行》:同样以桃花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途中阅曾运使所况文清集得四绝句寄之》与王维的《桃源行》:两者都以桃花源为题材,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现实的无奈,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展现了理想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桃源行》,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昔年名利 满庭芳 满庭芳 侍邱公春游 满庭芳·丁丑九月客燕京,书感 满庭芳 昼叉 满庭芳 满庭芳·碧落横秋 满庭芳 赠卢宣武二首 满庭芳 东亭桂 满庭芳 怨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额的词语有哪些 危迫利诱 锻炼罗织 蟹子 天造地设 鳥字旁的字 临危不乱 分列式 走字旁的字 恩开头的成语 宠辱皆忘 业字旁的字 利口辩给 父字头的字 郁壹 慢客 包含下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