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

时间: 2025-05-01 16:53:51

诗句

道心不与世心同。

悟知空。

物尘容。

物尘容。

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

憎爱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

炼成鹤体碧霄中。

任西东。

访蓬宫。

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

海变松枯真不朽,超三界,从仙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51

原文展示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道心不与世心同。悟知空。
物尘容。物尘容。
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
憎爱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
炼成鹤体碧霄中。
任西东。访蓬宫。
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
海变松枯真不朽,超三界,从仙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心与世俗心态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领悟。道心与世心并不相同,只有明白世间万物的虚空,才能超脱尘世的纷扰。作者提到,达到了理智的明悟后,便能在变化中自如应对,心中不会被爱憎是非所污染,能够游历在福地,伴随松峰。最终,经过修炼,能够化作鹤形,飞升至碧霄之中,任意游走于东西南北,寻访蓬莱仙境,超越阴阳的界限,享受无尽的仙寿。即使海洋变化,松树枯萎,依然是真正的不朽,已然超越了三界,成为仙翁。

注释

  • 道心:指追求道理、真理的心。
  • 世心:指世俗的心态,追求名利、欲望。
  • 悟知空:领悟到万物的虚空本质。
  • 物尘容:物质的尘世容貌。
  • 达理明真:明白道理,认识真理。
  • 游福地:游历幸福的地方。
  • 伴松峰:与松树、山峰为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处玄(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君谟,号处玄,擅长道教思想的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多以道教哲理为核心,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淡,以及追求内心宁静与长生的向往。它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也是对道教修炼的一种赞美。

诗歌鉴赏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是一首深刻的道教哲理词作,通过对道心与世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超脱于世俗的理想与追求。诗中,刘处玄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感悟。他认为,只有摆脱世俗的纷扰,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全词通篇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对自然的和谐。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鹤体”、“碧霄”、“松峰”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展现了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与自由。尤其是“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更是道教思想的集中体现,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不仅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刘处玄通过对道心的追问,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这种思考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理解与体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心不与世心同:强调道心与世俗心态的不同,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2. 悟知空:领悟到一切事物的虚空本质,提示我们要看透表象。
  3. 物尘容:物质世界的外在表现,暗示世俗的纷扰。
  4. 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通过明理,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
  5. 憎爱是非俱不染:内心保持清净,不被世俗的爱憎是非所污染。
  6. 游福地,伴松峰:在理想的环境中,与自然为伴,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7. 炼成鹤体碧霄中:经过修炼,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象征长生不老。
  8. 任西东,访蓬宫:自由自在地游历,寻求理想的仙境。
  9. 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超越了生死的界限,享受无尽的生命。
  10. 海变松枯真不朽:即使自然界的变化,真正的道理是永恒的。
  11. 超三界,从仙翁:超越了世俗的三界,成为仙人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炼比作“炼成鹤体”,形象地表现了道教修炼的过程。
  • 对仗:如“任西东,访蓬宫”,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象征:松峰、鹤等意象,象征自然与长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真理的主题,表达人们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心:象征追求真理的心灵。
  • 世心:象征世俗的欲望与烦恼。
  • 鹤体:象征修炼成功,达到长生的境界。
  • 松峰:象征自然和谐的理想境地。
  • 阴阳:代表生死、变化的界限。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传达了道教哲学的深刻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道心与世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道心追求真理,世心追求名利
    B. 道心是世心的延伸
    C. 道心与世心无差别

  2. 诗中提到的“鹤体”象征什么?
    A. 长生不老
    B. 物质的象征
    C. 心灵的迷茫

  3. “出了阴阳”指的是什么?
    A. 超越生死的界限
    B. 回归自然
    C. 人间烦恼的结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静夜思》相比,前者着重于道教哲理,后者则表现了游子的思乡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有显著不同,前者追求超脱,后者则关注人间情感。

参考资料

  • 《道教文化与诗词》
  • 《元代诗人刘处玄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半汤泉 白雀洞 杨柳枝 本意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其二 二十字令 咏便面上栀子花为陆汉标赋 竹枝 其三 粤东词 竹枝 其一 粤东词 寄黄黎洲先生求为先人志墓 钱唐浴马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绮罗 幽弘 掌故 遑宁 久负盛名 乚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饥不遑食 牵牛织女 车字旁的字 曲学多辨 背乡离井 绝伦逸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