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58
熹宗之朝盗窃柄,国事稠浊由诸阉。
刊章告密满天下,劫火烈烈昆冈炎。
忠端骨鲠置牢户,少保强项遭髡钳。
《三朝要典》乱白黑,尔曹病热徒狂谵。
膺滂之后爱名节,翁与吾父均酸咸。
忠泉出井流不涸,孝笋拔地天能参。
东都坛墠立名字,西园邸阁纷袿襜。
怀宁乱贙老逾怒,矫尾直拂钟山岩。
我师秋浦魁垒士,便树颐颏张须髯。
一呼袒裼暴猛兽,笔阵霍若霜锋铦。
妖么得志逞报复,一网尽矣心所甘。
王师南下明社屋,人头畜鸣尽夷歼。
四十年来市朝换,曜灵急景奔惊帆。
崇文门外党碑倒,沙石磨治苔纹嵌。
平生先子胶漆友,半作黄叶经秋芟。
晨星落落只翁在,开元轶事馀谁谙?
先朝钩党有本末,冰玉硌礐秋阳暹。
今人往往咎过激,毋乃丑正丛讥谭。
呜呼吾父没已久,墓门郁郁愁松杉。
累翁一片道旁碣,请放健笔为雕镵。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58
寄黄黎洲先生求为先人志墓
作者:陈维崧 〔清代〕
熹宗之朝盗窃柄,国事稠浊由诸阉。
刊章告密满天下,劫火烈烈昆冈炎。
忠端骨鲠置牢户,少保强项遭髡钳。
三朝要典乱白黑,尔曹病热徒狂谵。
膺滂之后爱名节,翁与吾父均酸咸。
忠泉出井流不涸,孝笋拔地天能参。
东都坛墠立名字,西园邸阁纷袿襜。
怀宁乱贙老逾怒,矫尾直拂钟山岩。
我师秋浦魁垒士,便树颐颏张须髯。
一呼袒裼暴猛兽,笔阵霍若霜锋铦。
妖么得志逞报复,一网尽矣心所甘。
王师南下明社屋,人头畜鸣尽夷歼。
四十年来市朝换,曜灵急景奔惊帆。
崇文门外党碑倒,沙石磨治苔纹嵌。
平生先子胶漆友,半作黄叶经秋芟。
晨星落落只翁在,开元轶事馀谁谙?
先朝钩党有本末,冰玉硌礐秋阳暹。
今人往往咎过激,毋乃丑正丛讥谭。
呜呼吾父没已久,墓门郁郁愁松杉。
累翁一片道旁碣,请放健笔为雕镵。
在熹宗时期,权力被盗窃,国家事务因宦官而混乱。
密告和谣言充斥全国,火灾肆虐,昆冈山上烟火连天。
忠臣刚直被囚于牢狱,少保遭到割发之刑。
三朝典籍混乱不堪,你们这些人因热病而胡言乱语。
膺滂之后的人重视名节,我的父亲与他同样感到苦涩。
忠诚的泉水从井中涌出,孝道的笋子从地上拔起。
东都的坛墠上立着名字,西园的邸阁上纷纷披上华服。
怀宁的乱象让老人愤怒,尾巴翘起直指钟山岩。
我的老师秋浦的魁垒士,便是那树立颐首张须髯的人。
他一声呼喊,仿佛暴露出猛兽,笔阵如霜锋般锐利。
妖邪得志后逞凶报复,心甘情愿地将其一网打尽。
王师南下,明社的房屋被夷为平地,人头滚滚,惨叫声不绝。
四十年来市朝更迭,星辰急速,惊涛拍岸。
崇文门外的党碑倒下,沙石磨出青苔的纹路。
我生平与父亲如胶似漆,半作秋天的黄叶被铲除。
晨星点点,只有我的翁还在,开元的轶事还有谁懂?
先朝的党派有其本末,冰玉般清晰的道理在秋阳下闪烁。
如今人们常常指责过于激烈,难道不是对正义的丑化与讥讽?
哀哉,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已久,墓前苍松翠柏令人愁苦。
请为我父亲的墓碑雕刻铭文,放下手中的笔来完成。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字仲华,号澹庵,晚号云溪,原籍江苏。以诗歌、散文闻名,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风格深沉、悲壮。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宦官专权的时期,诗人借助对父亲的追思,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涉及的政治事件和历史背景,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忠孝观念的坚持。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和对先人忠孝精神的追思。诗人通过对父亲的怀念,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批判和对忠诚与孝道的坚守。在熹宗时期,宦官掌权,国家政局混乱,诗人以“国事稠浊由诸阉”开篇,直指当时的腐败。接着,他通过对忠臣被囚与少保受罚的描绘,展现了忠诚被践踏的悲惨状况。而“忠泉出井流不涸,孝笋拔地天能参”则浓缩了忠孝精神的永恒。诗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叹息,还有对未来的无奈与期望。后半部分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场景,生动地呈现了人头滚滚的画面,既是对历史的警醒,也是对后人的告诫。最后,诗人以对父亲的追思为结,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悲痛与无奈,体现出忠孝主题的深刻与复杂,令人感动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忠诚与孝道,诗人通过回忆父亲与历史,展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忠臣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反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熹宗之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明朝
B. 清朝
C. 唐朝
D. 汉朝
“忠泉出井流不涸”中的“忠泉”象征什么?
A. 忠诚
B. 财富
C. 知识
D. 权力
“妖么得志逞报复”中的“妖”指代什么?
A. 正义之士
B. 反派人物
C. 忠臣
D. 天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