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52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
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艳阳照耀着残春,初晴的天气使得草木显得格外新鲜。
床前有位磨镜的客人,树下则是一位正在浇灌园子的农人。
五匹马在贫穷的巷子里惊起了尘土,两个孩子在追逐着一位老者。
厨房里正在准备简单的粗饭,愿意宽恕阮家贫困的境况。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农家生活、春天的气息和贫困的现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体现了王维的关怀与同情。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细腻的描写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郑果州相过》创作于王维晚年时期,此时他已身居高位,但内心仍对民间疾苦充满关心。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贫困家庭的同情。
《郑果州相过》是一首描绘春日乡村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开篇的“丽日照残春”引人入胜,阳光的照耀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而“初晴草木新”则进一步营造了春天复苏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人们的日常生活,磨镜的客人和灌园的人,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恬静与安宁。
诗中“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则揭示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表现了社会的贫困与孩童的天真。马匹的奔跑打破了宁静,反映出生活的无常和变化。而最后一句“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贫困家庭的理解与宽恕,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令人感慨。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人们的乐观。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传达出一种人性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双童逐老身”中,两个孩子在追逐谁?
诗中提到的“阮家”是指怎样的家庭?
与王维的田园诗相比,杜甫的诗作往往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如《春望》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两位诗人在描绘生活方面各有侧重,王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的动荡与人情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