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44
勿佩宜男草,迟迟生阿侯。年年十五六,天许莫愁不。
不要佩戴宜男草,迟迟才会得到阿侯。年年到十五六岁,天上承许我不愁苦。
屈大均,明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卓越的诗才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感受及社会现实,语言朴素而富有情感,擅长抒情。
《子夜歌》系列诗作以感情和人生为主题,反映了青年对爱情和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这首诗成书于屈大均的青年时期,正值他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交织之际,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这首《子夜歌 其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青春期少女对爱情的渴望。首句“勿佩宜男草”劝诫不要依赖外在的装饰来获得爱情的期待,暗示内心的真诚才是最重要的。接着“迟迟生阿侯”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期待与焦虑的情感。接下来的“年年十五六”则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美好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青春的短暂与珍贵。最后一句“天许莫愁不”更是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面临着爱情的无常与不确定,但仍然期待着美好的结果。
从整体来看,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年轻人的情感波动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婚姻的普遍观念,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整首诗围绕青春、爱情和时间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简单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情感。
屈大均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勿佩宜男草”中的“宜男草”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年年十五六”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