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歌 其三

《子夜歌 其三》

时间: 2025-05-04 01:36:51

诗句

借问刘季姗,今亦行三否。

定知姊妹中,辞藻人人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51

原文展示:

借问刘季姗,今亦行三否。
定知姊妹中,辞藻人人有。

白话文翻译:

我想问刘季姗,今天你也会出门吗?
我知道在你的姐妹中,个个都有辞藻才华。

注释:

  • 刘季姗:刘季姗是诗中提到的人物,可能是指某位才女或诗人,体现了对女性才华的赞美。
  • 行三:这里的“行三”可能指的是出门或游玩的意思。
  • 姊妹中:指的是同伴或姐妹们,强调了女性之间的友情和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91-1664),明末清初的诗人,字仲明,号瑶崖,福建人。他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文、书法,作品颇具个性,风格清新俊逸。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抒发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子夜歌 其三》以轻松的口吻询问刘季姗的动向,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流露出对女性才华的认可,表明在那个时代,女性同样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通过简洁的问句,诗人不仅传达出对刘季姗的关心,也隐含了对她才华的赞赏,表现出一种平等与尊重的态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诗中提到的“辞藻人人有”,说明诗人对女性创作能力的自信与认可,反映了明末社会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某种开放性。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问候,也寄托了诗人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借问刘季姗,今亦行三否:诗人以问句开篇,直接询问刘季姗是否出门,渗透出一种随意而亲密的语气。
  2. 定知姊妹中,辞藻人人有:诗人指出在刘季姗的姐妹中,大家都有文学才华,表现出对女性才华的高度赞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借问”和“定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提及“辞藻”,将文字赋予了生命,强调了文学的魅力。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女性的问候与赞美,表达了对女性文学才能的认可与尊重,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欣赏与友谊。

意象分析:

  • 刘季姗:代表了有才华的女性,象征着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
  • 辞藻:象征文学与才华,体现了诗人对文字的重视和对创作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夜歌 其三》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屈大均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行三”指的是什么?

    • A. 出门
    • B. 读书
    •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辞藻人人有”意味着什么?

    • A. 只有刘季姗有才华
    • B. 所有姐妹都有才华
    • C. 没有人有才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子夜歌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与才华。前者通过对话展现亲密友谊,后者则通过独白表达个人情感,均反映了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过郑广文旧居(郑虔) 楚泽 杨柳枝 晚晴 赠宗鲁筇竹杖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 乐游原 相和歌辞。江南曲 五松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探丸借客 贝字旁的字 不省人事 稍关打节 文字旁的字 板户 半彪子 包含俎的词语有哪些 首唱义兵 订卖 癶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风花雪月 初级产品 艸字旁的字 女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