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夜

《春夜》

时间: 2025-05-02 12:35:07

诗句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7

春夜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园里,明月缓缓升起,竹子在夜色中轻轻摇曳。
惊飞的鸟儿穿过树林,风中带来花香,隔着水面飘荡而来。

注释:

  • 春苑: 春天的花园,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 裴回: 缓缓地,形容月亮的移动。
  • 竹堂: 竹子搭建的房屋,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和坚韧。
  • 侵夜: 渐渐进入夜晚。
  • 惊鸟: 受到惊吓的鸟,表现出一种突发的动态。
  • 排林度: 穿过树林飞过。
  • 风花: 风中的花香,象征春天的气息。
  • 隔水来: 隔着水面传来的香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其描绘的春天夜晚的宁静美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子期,号景山,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擅长描写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春夜》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春夜》是一首典雅的春夜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夜的宁静和自然的美。诗的开头“春苑月裴回”,以月亮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月光照耀在春天的花园里,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接着“竹堂侵夜开”,竹子在夜色中显得清幽,暗示着一种隐秘而安静的美。

后两句“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描绘了春夜的动态。惊飞的鸟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风中的花香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气息。整体上,诗人通过对比静与动、明与暗、香与影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传达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苑月裴回”:通过“月”字引入,暗示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竹堂侵夜开”:竹子在夜色中轻轻摇曳,增添诗的层次感。
    • “惊鸟排林度”:鸟儿的惊飞表现了春的生机与活力。
    • “风花隔水来”:风中带来的花香,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对仗: “春苑月裴回”和“竹堂侵夜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惊鸟”赋予鸟儿以情感,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情景。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 象征宁静和美好,常与思念结合。
  • : 象征高洁和坚韧,体现了诗人的品德。
  • : 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 风花: 代表春天的气息,给予人们美好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诗中“惊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生机
    C. 平静
    D. 忧愁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爱情的失落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虞世南的《春夜》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春夜》则侧重于对春天自然景色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堠山夕照 题赵千里夜潮图卷 和赵院判 凤栖梧 观庭梅 菩萨蛮 冬日写梅作 襄鄂百咏 捣油翁 今日 寿太师 其七 寿太师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云从龙,风从虎 刀锯鼎镬 燕赏 盗暴 十字旁的字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人多语乱 昂然自若 一笑了事 刀字旁的字 优游自得 瑶衡 巳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