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下 昆崙桃

《杂咏下 昆崙桃》

时间: 2025-05-03 23:13:55

诗句

满树鸠盘茶,曾开胜锦花。

夺胎春薄相,刻画搅诗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55

原文展示:

满树鸠盘茶,曾开胜锦花。
夺胎春薄相,刻画搅诗家。

白话文翻译:

整棵树上都挂满了鸠盘茶,曾经开过更胜美丽的锦花。
夺去春天纤细的形态,打扰了诗人的创作情思。

注释:

  • 鸠盘茶:一种茶树,因其形似鸠鸟的盘而得名。此处指茶树的花朵。
  • 胜锦花:锦花,指色彩绚丽的花朵,这里用来形容茶花的美丽。
  • 夺胎春薄相:夺去春天的薄弱形态,表现出春天的干枯与苍白。
  • 刻画搅诗家:指打扰了诗人的创作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宋代著名诗人,字子华,号少游,生于北宋时期,晚期活动于南宋。洪适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洪适晚年,诗人目睹自然景象,借物抒怀,表露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杂咏下 昆崙桃》呈现出洪适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悟。首句“满树鸠盘茶”,描绘出树木丰盈的景象,流露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曾开胜锦花”则承接前句,强调了自然界的丰盛与多彩。这里的“胜锦花”不仅指代花的美丽,更象征了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

然而,转眼之间,诗人却以“夺胎春薄相”表达出一种失落与无奈,春天的美好仿佛被剥夺,剩下的只有干枯的形态,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一句“刻画搅诗家”则将个人情感与创作相结合,表现出美丽的景象虽然动人,却也打扰了诗人的心境,造成了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深邃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树鸠盘茶:描述树的茂盛,象征生机。
  • 曾开胜锦花:回忆过去的美好,增强了时间的对比。
  • 夺胎春薄相:从美好转向失落,表达生命的无常。
  • 刻画搅诗家:反映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胜锦花”,将花比作锦布,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呈现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增加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美的瞬间与失去的哀愁,表现出一种感伤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鸠盘茶:象征自然的丰盈与生命力。
  • 锦花:美丽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春薄相: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失落,反映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满树鸠盘茶”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的丰盈
    • B. 一种鸟类
    • C. 一种茶树
  2. “夺胎春薄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 C. 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3. 诗中“刻画搅诗家”指的是:

    • A. 诗人受到自然的启发
    • B. 自然的美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 C. 诗人对诗歌的厌倦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对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的语言艺术与传统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外兄施伯侃下第赴并门叔父招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入泽王河口 李廷臣通判蔡州 令狐秘丞守彭州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 潘乐二君对雪寄声似欲予赋适方知之走笔奉呈 鸣雉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就职视事 嫌肥挑瘦 包含遥的成语 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 似笑非笑 绳捆索绑 斗腕 连蒙带唬 手字旁的字 布袋 包含谧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员圌 骨字旁的字 月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