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萧斋翁赐法书索作

《踏莎行 萧斋翁赐法书索作》

时间: 2025-04-27 16:52:08

诗句

旆卷云扬,琼雕玉镂。

词仙更擅书名久。

指麾岁月入红箫,风流谁似纫兰叟。

换墨须鹅,投桃得玖。

惜春不使莺天瘦。

他年杖履许追陪,携樽来颂期颐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2:08

原文展示:

旆卷云扬,琼雕玉镂。
词仙更擅书名久。
指麾岁月入红箫,
风流谁似纫兰叟。
换墨须鹅,投桃得玖。
惜春不使莺天瘦。
他年杖履许追陪,
携樽来颂期颐寿。

白话文翻译:

旗帜高扬,云彩飘逸,雕琼琚玉的艺术品令人赞叹。
词坛的仙子更擅长书法,名声久远。
指挥岁月如红箫悠扬,
风流的才子谁能比得上那位织兰的老人?
换笔时用鹅毛,投桃报李得到了美好的回报。
珍惜春天,不让黄莺在天上显得瘦弱。
未来的日子希望能携杖同行,
举杯共庆长寿。

注释:

  • 旆卷:旆,指旗帜,卷起则象征着气势;云扬,形容云彩飘扬。
  • 琼雕玉镂:琼、玉指精美的工艺品,雕刻精致。
  • 词仙:指擅长写词的人,这里特指词作的名家。
  • 红箫:指一种乐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音乐的美好。
  • 纫兰叟:指擅长诗词的老者,兰花象征着高雅。
  • 换墨须鹅:换笔用鹅毛,象征着书法的讲究。
  • 投桃得玖:比喻以诚相待,可以获得美好的回报。
  • 惜春:珍惜春天的美好,不让春天的黄莺失去生机。
  • 杖履:拄着杖,表示年老时的生活状态。
  • 颂期颐寿:祝愿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蛰堪与萧斋翁的交流之际,表达对古典诗词的敬仰与对友人的祝福。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美好的珍惜,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踏莎行 萧斋翁赐法书索作》是一首充满古典气息的词作,展现了王蛰堪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理解和独特的艺术感受。诗中以“旆卷云扬,琼雕玉镂”开篇,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气势与对美的追求。接下来的“词仙更擅书名久”,则把词人自身的定位与古今名家的对比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自信与自省。

全诗在描绘岁月流逝的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盼。特别是“他年杖履许追陪,携樽来颂期颐寿”,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期许,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词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深邃,既有对传统艺术的崇敬,也有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王蛰堪作为现代诗人的独特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旆卷云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场景,象征着气势与朝气。
  • 琼雕玉镂: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强调艺术的精致。
  • 词仙更擅书名久:自信地体现了自己与古代词人的比肩。
  • 指麾岁月入红箫:把时间比作音乐,流畅而富有诗意。
  • 风流谁似纫兰叟:表达对才子的敬仰,强调高雅风范。
  • 换墨须鹅:体现书法文化的传承与讲究。
  • 投桃得玖:强调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
  • 惜春不使莺天瘦:表现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 他年杖履许追陪:表达对未来友谊的期盼。
  • 携樽来颂期颐寿:祝愿长寿,充满祝福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入红箫”,用乐器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如“琼雕玉镂”、“风流”等,营造出优雅的艺术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谊与生命的珍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旆卷:象征着气势、壮丽的场面。
  • 琼雕玉镂:象征着艺术的精致与美好。
  • 红箫:象征着音乐与时间的流逝。
  • 兰叟:象征着高雅与才华。
  • 杖履:象征着老年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词仙”指的是谁?

    • A. 王蛰堪
    • B. 古代词人
    • C. 萧斋翁
  2. “投桃得玖”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一种乐器
    • B. 互惠互利
    • C. 祝愿长寿
  3. 诗中提到的“惜春不使莺天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无所谓
    • B. 对春天的珍惜
    • C. 对黄莺的喜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王蛰堪的《踏莎行》更为细腻与内敛,呈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展现了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情怀。两者各有特点,共同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蛰堪诗词选》
  • 《现代诗词创作与分析》

相关查询

汉宫春 豆叶黄 渔父词一十八首。常自在 渔父词一十八首。疾瞥地 谷神歌 题四明金鹅寺壁 步蟾宫 雨中花 勉牛生、夏侯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为民天 三旬九食 口字旁的字 一表人材 鹵字旁的字 告朔饩羊 斗字旁的字 可结尾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身大力不亏 炫巧斗妍 族盐 泣麟悲凤 LED 心心 女字旁的字 足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