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8:43
霜老空林,霞烧远岫。
井梧摇落西风骤。
东篱黄菊又堆金,
当筵谁劝茱萸酒。
心较云闲,人如花瘦。
六铢衣薄凉初透。
小楼容易入深宵,
薰炉倚暖香凝袖。
霜降后,空旷的树林显得格外苍凉,远处的山峦被朝霞映照得绚丽多彩。秋风卷来,井边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东边的篱笆旁,金黄的菊花又一次盛开,席间又有谁来劝我饮茱萸酒呢?我的心情比云彩还要悠闲,而我却似花儿般消瘦。薄薄的衣衫在初秋的凉意中显得有些寒冷。小楼里,夜深人静,香炉旁的暖香缭绕,让人不禁沉醉。
袁绶(约1642年-约1715年),字子华,号双溪,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踏莎行·其三 秋》创作于清代,正值中秋时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描绘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深沉与孤独。首联“霜老空林,霞烧远岫”以霜与霞的对比,引出秋天的景象,霜的凋零与霞的绚烂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接着“井梧摇落西风骤”以动态描写,展现出秋风的急促与萧瑟,给人一种紧迫感。
“东篱黄菊又堆金”的描写,体现了秋天的丰收与美丽,却又在“当筵谁劝茱萸酒”中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感叹友情的缺失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几句以“心较云闲,人如花瘦”点明了内心的感受,既有闲适又有忧伤,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既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又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思考,既有对秋天的感慨,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
诗中“霜老空林”中的“霜”代表了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当筵谁劝茱萸酒”中“茱萸酒”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D. 事业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A. 霜与霞 B. 菊花与酒 C. 六铢衣与薰炉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