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2:32:04

诗句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

心情病酒芳寒重。

雕阑六曲有人凭,苍苔暗补闲阶空。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

怜伊倩影凌波送。

巧持纨扇索题诗,回头半露钗梁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04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
心情病酒芳寒重。
雕阑六曲有人凭,
苍苔暗补闲阶空。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
怜伊倩影凌波送。
巧持纨扇索题诗,
回头半露钗梁凤。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之外,斜阳映照,花间的梦境断断续续。
心情因酒而沉重,芳香却又寒冷。
雕刻的栏杆上,有人依靠,
苍苔悄然覆盖了空寂的阶梯。
蜜蜂忙碌,黄莺欢唱,
怜惜她那轻盈的身影如同凌波微步。
她巧妙地持着纨扇索要题诗,
回头时,半露出的钗子如凤翅般娇美。

注释: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阳光,带有柔和的色调。
  • 断梦:指梦境的中断,暗示心情的愁苦。
  • 病酒:指因酒而产生的心情不快。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象征着富贵与雅致。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象征时间的流逝。
  • 痴绝:形容痴迷,无法自拔。
  • 倩影:美丽的身影,强调女性的婉约与迷人。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细腻观察与感悟的态度,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多聚集于山水之间,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柳外斜阳,花间断梦”便引入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柳树与花丛之间,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寂寥的感觉。作者以“心情病酒芳寒重”形象地表现了因情而生的愁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随着诗歌的深入,雕阑、苍苔等意象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的深度。雕阑是美的象征,而苍苔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中描绘的“痴绝蜂忙,娇回莺哢”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照,喧闹与宁静并存,增强了情感的丰富性。最后一句通过描写女子的优雅与灵动,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整个诗歌在感伤中又流露出一丝温柔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柳树外的夕阳映照着,花丛中梦境若隐若现,表达出一种朦胧的情感。
  2. 心情病酒芳寒重:由于酒而心情沉重,芳香却又带有寒意,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3. 雕阑六曲有人凭:雕刻精美的栏杆旁,有人依靠,体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
  4. 苍苔暗补闲阶空:青苔悄然覆盖了空寂的阶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受。
  5.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蜜蜂忙碌,黄莺欢唱,表现出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6. 怜伊倩影凌波送:怜惜她那轻盈的身影如同凌波微步,展现对美的欣赏。
  7. 巧持纨扇索题诗:她巧妙地持着纨扇向我索要题诗,体现出文化的交流。
  8. 回头半露钗梁凤:她回头时,半露出的钗子如凤翅般娇美,进一步强调女性的美丽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凌波送”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姿。
  • 拟人:将“蜂忙”、“莺哢”赋予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痴绝蜂忙,娇回莺哢”,对称工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温柔的爱情。
  • 斜阳:代表生命的晚期与时间的流逝。
  • 苍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象征美好与短暂的青春。
  • 纨扇:代表优雅与文人的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外斜阳”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2. “心情病酒芳寒重”中的“病酒”指的是什么?
    A. 酒的香气
    B. 过量饮酒导致的心情不快
    C. 美酒的享受
    D. 酒杯的形态

  3. “痴绝蜂忙,娇回莺哢”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生活的失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细腻表达。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主题虽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温汤对雪 游兴庆宫作 送胡真师还西山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幸蜀西至剑门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端午 发舟 贺新郎(游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陆离 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杀威棒 悬崖勒马 包含泷的词语有哪些 谕教 鞠通 非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引咎自责 身不由主 絶地 妄口巴舌 口结尾的成语 颓老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