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事

《感事》

时间: 2025-05-03 12:06:25

诗句

西子湖头并采莲,昭阳宫里便如仙。

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06:25

原文展示:

感事
西子湖头并采莲,
昭阳宫里便如仙。
新承恩宠应谁妒,
敢学颦眉为乞怜。

白话文翻译:

在西子湖畔采莲,
在昭阳宫中宛如仙女。
新得到宠爱的人,谁会妒忌呢?
敢于皱眉求怜的人,又是谁呢?

注释:

  • 西子湖:指的是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闻名。
  • 采莲:指在湖中采摘莲花,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娇美与柔情。
  • 昭阳宫:古代宫殿的名称,常用来指代皇宫或后宫,暗含高贵和美丽的象征。
  • 承恩宠:指接受皇帝或贵人的恩宠。
  • 颦眉:指皱眉,常用来表现愁苦或不满的情绪,表示追求同情。

典故解析:

  • 西子湖:传说中的美女西施曾在此地采莲,象征着美丽和柔情。
  • 昭阳宫:历史上是汉代王皇后居住的地方,后宫生活的典型代表,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结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乔(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关注女性生活与情感,风格细腻。
  •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张乔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之中,反映了当时对美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感事》通过描绘西子湖的美丽与昭阳宫的仙女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权力政治的深思。诗中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温柔而优雅的场景,西子湖的采莲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兼具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而“新承恩宠应谁妒”则转向了对权力与嫉妒的思考,暗示着在权力游戏中,新的宠爱往往伴随着旧的妒忌,这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交织。最后一句“敢学颦眉为乞怜”更是提醒人们,虽然外表美丽如仙女,但在权力与情感的漩涡中,女性的脆弱与无奈同样显现,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性关怀。整体而言,诗作展现了美丽与嫉妒、权力与脆弱之间的对立与联系,值得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强调了美的存在与女性的柔情。
    • 第三句则引入了权力的主题,暗示宠爱可能带来的心理斗争。
    • 第四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弱者处境的同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比作仙女,增强了诗歌的理想化色彩。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外的反差。
    • 反问: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与内涵。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美丽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在权力游戏中,女性的脆弱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对嫉妒与无奈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西子湖:美丽、柔情。
    • 采莲:生活的温柔与宁静。
    • 昭阳宫:权力与美丽的象征。
    • 颦眉:脆弱与求怜的象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西子湖头”指的是哪个湖?
      • A. 西湖
      • B. 东湖
      • C. 南湖
    2. 诗中提到的“昭阳宫”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权力与美丽
      • C. 自然
    3. “敢学颦眉为乞怜”的意思是什么?
      • A. 愿意展现愤怒
      • B. 感到无奈与悲伤
      • C. 学习采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丽人行》
  • 诗词对比

    • 张乔的《感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涉及女性情感与生活的描写,但张乔更侧重于权力与妒忌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

相关查询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樟树舟中 偈颂一百零一首 西山 读韦庄浣花集戏题二诗 其二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次韵仲归渔父 拟燕子楼四时闺意 题南圃一首 澄江试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正声雅音 孤儿院 閠字旁的字 天开图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掠脂斡肉 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枪换砲 模锓 户字头的字 宾客如云 双人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扇訹 众口销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