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3:05
临江仙
作者: 顾随 〔近代〕
记向春宵融蜡。耩心肖作伊人。灯前流盼欲相亲。玉肌凉有韵,宝靥笑生痕。不奈朱明烈日,炎炎销尽真真。也思重试貌前身。几番终不似,放手泪沾巾。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记得那个春夜,蜡烛的光线融融,心中所爱如同那位美丽的女子。灯下我流连地盼望着与她更亲近,看到她那光滑如玉的肌肤,凉爽而富有韵味,脸上的笑容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然而,无法抵挡那烈日的炙烤,炎热的光辉消磨了那真挚的感情。我也想重温那美好的容颜,但经过几次的尝试,结果终究还是没有似以前的动人,最终只能放手,泪水沾湿了手帕。
顾随(1894年-1970年),字梦得,号青云,江苏无锡人。顾随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词、曲及诗,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临江仙》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动荡与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失落,借助对春夜和女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临江仙》以春宵的柔和氛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开篇通过“记向春宵融蜡”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意境。接着通过“灯前流盼欲相亲”,展现了对爱人深情的期待与渴望。诗人在描绘女子的美丽时,使用了“玉肌”“宝靥”这样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清丽与动人。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朱明烈日”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爱情的磨损。最终,诗人感叹“几番终不似”,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的泪水。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可奈何,让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在时间与现实压力面前的无奈与悲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反映了人性中的柔软与脆弱。
诗中提到的“朱明”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烛光
“玉肌凉有韵”中的“玉肌”形容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女子的肌肤
C. 春天的景象
D. 灯光的明亮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忧伤
C. 怒火
D. 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