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2:49
临江仙 雨窗有怀朗秋夫人
作者: 李文荪 〔清代〕
寻遍梦儿嫌漏短,打窗风雨惊眠。
罗衾做就嫩凉天,挑灯频起坐,瘦影自生怜。
心事争同蕉叶战,个中滋味谁传。
相思欲写衍波笺,殷勤劳去雁,寄向海云边。
全诗翻译:
梦中寻觅,觉得时间太短,窗外的风雨声惊扰了我的睡眠。
用轻薄的被子度过这凉爽的天气,点着灯频频起身坐着,瘦弱的身影令人怜惜。
心中的情思如同蕉叶上的雨水般交织,个中滋味又有谁能传达呢?
我想把思念写在波纹纸上,殷勤地寄信给那只雁,寄往海边的云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文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与思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季,正值多雨的时节,诗人通过窗外的雨声引发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某位女性的深切怀念。
这首《临江仙》在雨窗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开篇即以“梦儿嫌漏短”引入,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窗外的“风雨惊眠”不仅仅是指天气的变化,更是一种心境的投射,风雨交加恰似诗人内心的波澜。
中间几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念,轻薄的罗衾和频频起坐的景象生动地传递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诗人对自身“瘦影”的怜惜,体现了对自身状态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蕉叶似乎成了情感的寄托,诗人渴望将这种复杂而深沉的心情通过信件传递出去,然而“个中滋味谁传”却道出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言传。最后的寄信意象,通过“寄向海云边”传达出诗人对远方的期待与无奈。
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清代词人对传统文化情感的继承与发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季雨夜的细腻感受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梦儿嫌漏短”意指:
A. 梦境太短
B. 梦太多
C. 梦境美好
D. 梦境无趣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自己在夜晚的状态?
A. 瘦影
B. 浪子
C. 老人
D. 孩童
“相思欲写衍波笺”的意思是:
A. 写信给朋友
B. 写信给爱人
C. 写信给家人
D. 写信给陌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文荪的《临江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孤独的思考,后者则展现了豪放与激情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具有鲜明的对比,前者的细腻与后者的豪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