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01
狂风骤雨暗江千,
萧籁山中夏亦寒。
独有牧童牛背隐,
归来一笠带沦。
狂风暴雨把江面遮暗,
山中萧条,夏天也显得寒冷。
只有一个牧童躲在牛背上,
他带着一顶斗笠,正往家里赶。
本诗并没有直接涉及具体的典故,但“牧童”这一形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纯真、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中描绘的场景也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雅致,常常蕴含幽默与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唐寅生活在明代中期,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失意,但他在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夏雨归牧图》是一首描绘夏日暴雨后牧童归家的诗。首句“狂风骤雨暗江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暴风雨来临时的险恶情景,给人一种压迫感和紧迫感。接着“萧籁山中夏亦寒”则巧妙地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夏季,暴雨后山中的寒冷气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牧童的形象,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牧童在牛背上,带着斗笠,显得既安详又自在,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在风雨中,也有归属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结合,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人在自然中所处的状态与心境,体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状况是: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风和日丽
牧童在诗中是如何避雨的?
A. 躲在树下
B. 躲在牛背上
C. 回家
D. 找避雨的地方
诗中提到的“夏亦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夏天的温暖
B. 对自然变化的惊讶
C. 人们的快乐
D. 对寒冷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