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九首 其五

《题画九首 其五》

时间: 2025-07-27 03:15:53

诗句

东林寺前三峡桥,山泉汹涌水波涛。

当年到此曾携手,寒色今犹满布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15:53

原文展示:

东林寺前三峡桥,山泉汹涌水波涛。当年到此曾携手,寒色今犹满布袍。

白话文翻译:

在东林寺前的三峡桥上,山间的泉水奔涌,水波汹涌。那年我和你曾携手来到这里,如今寒冷的气息依然覆盖着我的袍子。

注释:

  • 东林寺:位于今江苏省,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 三峡桥:指的是在东林寺前的桥,可能是当时游览景点之一。
  • 汹涌:形容水势汹涌澎湃,动感强烈。
  • 寒色:指寒冷的颜色,象征着冷清、孤寂的感觉。
  • 满布袍:袍子上布满了寒意,形象地传达出一种沉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咏物抒情,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题画九首》是唐寅在游历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表达了他对美景的感悟及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曾经与爱人携手游玩的回忆,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前三峡桥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心中的情感交织。首句通过“东林寺前三峡桥”引入场景,设置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宁静感。接着“山泉汹涌水波涛”则通过动感描绘出自然界的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作者内心情感的波涛汹涌。

“当年到此曾携手”一句,令诗人回忆起与爱人一起游玩的甜蜜时光,情感深沉而温暖,然而“寒色今犹满布袍”则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全诗在情感上有着明显的对比和反转,从外在的自然景象转向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也有对现实的感伤,展现了唐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林寺前三峡桥:地点的设置,给读者一个具体的场景。
  2. 山泉汹涌水波涛:描绘自然的动态美,暗示内心情感的奔涌。
  3. 当年到此曾携手:引出回忆,情感的温暖与美好。
  4. 寒色今犹满布袍: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色”与“袍”结合,传达出环境对心情的影响。
  • 对仗:如“山泉汹涌”与“水波涛”,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林寺: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归宿。
  • 三峡桥: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 山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感情的奔涌。
  • 寒色:象征孤独与时光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

    • A. 东林寺
    • B. 西林寺
    • C. 南林寺
    • D. 北林寺
  2. “当年到此曾携手”中的“携手”指的是什么?

    • A. 一起走
    • B. 一起吃
    • C. 一起画
    • D. 一起读书
  3. 诗中描述的水波是如何的?

    • A. 平静
    • B. 汹涌
    • C. 清澈
    • D. 淡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思考与情感。
  • 《登高》(王之涣):通过自然景色引发深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题画九首 其五》均涉及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反思,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后者则突出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答李博士 因省风俗,访道士侄不见,题壁 弹棋歌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除日 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李与之故,非予所识) 赠旧识 澄秀上座院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绝长续短 棍棒 故入人罪 孤雁出群 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甲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只轮不返 透视 包含术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军差 批转 无小无大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知彼知己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