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5:42
妒花
作者: 唐寅 〔明代〕
昨夜海棠初着雨,
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
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
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
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
请郎今日伴花眠!
昨夜海棠花刚刚沾上了雨水,
花瓣轻盈如同要说话一般。
佳人清晨起床,走出兰房,
折来花朵,对着镜子化妆。
她问郎君,花好还是她的容颜好?
郎君回答说,还是花儿更显窈窕。
佳人听了这话,娇嗔发怒,
不相信死去的花儿会胜过活人。
于是她把花揉碎,扔到郎君面前,
请郎今天陪着花儿共眠!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以其才华横溢和风流倜傥著称。他的诗词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美女与花卉。
创作背景
《妒花》创作于唐寅的盛年时期,此时他在文人墨客中备受推崇。诗中描绘了花与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关注以及男女感情的细腻表达。
《妒花》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美人与花之间的情感联系。开篇以海棠花的雨露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娇媚的氛围。佳人晨起,折花对镜化妆,表现出女性对自身美丽的关注与追求。通过“问郎花好奴颜好”的对话,揭示了女性内心的敏感与妒忌,反映出她对自己美貌的自信与不安。
郎君的回答“郎道不如花窈窕”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女性的调侃,暗示了花的短暂与人间情感的复杂。佳人听后娇嗔不悦,体现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最后,她将花揉碎,象征着对美的执着与对郎君的期待,展示了诗人对花与人的情感纠葛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而且在情感上深刻细腻,展现了唐寅对爱情与美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佳人对花的妒忌和渴望,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它不仅表现了个体的自我认同,更反映出对爱情的期待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佳人问郎君哪个更好,郎君的回答是什么?
佳人最后采取了什么行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唐寅的《妒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思考,但《妒花》更侧重于花与人的对比,展现女性内心的妒忌与渴望,而《静夜思》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