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章坞庵

《章坞庵》

时间: 2025-08-14 04:43:39

诗句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

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4 04:43:39

原文展示:

章坞庵 赵蕃 〔宋代〕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 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走过曲折的小路,终于看到了庵堂;云雾缭绕,山峦更加隐秘。池塘刚刚注满了水,松树和桧树排列成行。中午时分,随着斋钵享用供食,留下题字攀登至高处。林中的鸠鸟正呼唤着雨水,担心归途会受到影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路尽:指小路走到尽头。
  • 庵:小寺庙。
  • 云深:云雾浓密。
  • 陂池:池塘。
  • 松桧:松树和桧树。
  • 斋钵:僧人用的饭碗。
  • 留题:留下题字或诗句。
  • 陟上方:攀登到高处。
  • 林鸠:林中的鸠鸟。
  • 唤雨:呼唤雨水。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是在游历山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游历山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路尽庵出,云深山藏,展现了山路的曲折和山中的幽静。中间两句写陂池新水,松桧成行,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生机与和谐。后两句写午供随斋,留题陟上,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写林鸠唤雨,归路恐妨,增添了一丝忧虑,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诗人走过曲折的小路,终于看到了庵堂,云雾缭绕,山峦更加隐秘。
  •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池塘刚刚注满了水,松树和桧树排列成行,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机与和谐。
  • 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中午时分,随着斋钵享用供食,留下题字攀登至高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林中的鸠鸟正呼唤着雨水,担心归途会受到影响,增添了一丝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中的“路尽”与“云深”,“庵才出”与“山更藏”。
  • 拟人:如“林鸠方唤雨”中的“唤雨”,赋予了鸠鸟呼唤雨水的动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路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探索的决心。
  • 云深:象征着山中的幽静和神秘。
  • 陂池新水: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松桧成行: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秩序。
  • 林鸠唤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幻和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庵”指的是什么? A. 小寺庙 B. 小屋 C. 小桥 D. 小山
  2. 诗中的“林鸠方唤雨”表达了什么? A. 对雨水的期待 B. 对雨水的担忧 C. 对雨水的厌恶 D. 对雨水的喜爱
  3. 诗中的“留题陟上方”表达了什么? A. 对高处的恐惧 B. 对高处的向往 C. 对高处的厌恶 D. 对高处的忽视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章坞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和自然景色,但赵蕃的诗更多了一丝忧虑和变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初夏兼山表母舅归湖田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其十五 金缕曲 再用前韵赠君佩 金缕曲 题汪玉卿 金缕曲 金缕曲 熙春台 十叠前韵 金缕曲 杨妃 七叠前韵 金缕曲 赠人 金缕曲 其一 题次珊前辈日照楼饯别图,用臞盦前辈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利路名场 矛字旁的字 童谣 情报 示字旁的字 扳平 熊熊烈火 羊肠小径 贼臣逆子 参天贰地 幾字旁的字 守病 香扆 包含濠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包含浓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