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6
金缕曲 题汪玉卿
作者: 关锳 〔清代〕
不道花朝雨。便匆匆几番催了,杜兰香去。
六扇文纱窗格子,曾忆旧题诗处。
看几阵东风花絮。堆满红楼人不管,
只一双燕子还来住。尘世事总无据。
妆台闻说全无主。只粉笺些儿留得,
断肠词句。病骨黄花人比瘦,
却合秋声廿五。念侬也悲秋情绪。
蘋样行踪花样命,未拈毫便有离愁聚。
乍做得玉台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即使在花朝雨季,时间匆匆过去,香气已经消散。作者通过窗格回忆往昔的诗句,感受到东风中飞舞的花絮,而人们对此无动于衷,只有燕子依然在此栖息。世间的事物总是无凭无据。妆台上听说已经无人打理,只有一些粉笺留存,满是断肠的词句。如今的病骨与黄花相比更加瘦弱,正好应和这秋天的声音,心中对故人也充满了悲伤。生活的遭遇仿佛花样命运,未曾动笔便已感受到离愁的聚集,仿佛是写下了一曲《玉台序》。
关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作品以细腻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金缕曲 题汪玉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华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金缕曲 题汪玉卿》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季的花雨、燕子的归来,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悲伤。开头几句以“花朝雨”引入,勾画出春天的自然景象,却又紧接着以“便匆匆几番催了”揭示了时间的飞逝,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渐行渐远。
诗中的“红楼人不管,只一双燕子还来住”,在对比中揭示出人们对繁华的漠视与自然生命的坚韧。燕子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人间的事物却似乎总是无根无据。接下来的“妆台闻说全无主”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妆台上只剩下粉笺和断肠词句,仿佛在追忆逝去的青春。
整首诗充满了对秋天的感慨,尤其是“病骨黄花人比瘦,却合秋声廿五”,表达了作者对身体与时间流逝的感受。诗中“未拈毫便有离愁聚”的句子,更是将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说,尽管未曾动笔,心中的离愁早已聚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追忆往昔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展现了人世间的孤独与惆怅。
《金缕曲 题汪玉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关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病骨黄花人比瘦”,意指什么?
A. 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B. 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C. 对秋天的喜爱
D. 对过去的怀念
“只一双燕子还来住”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繁华
B. 生命的执着与希望
C. 生命的短暂
D. 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