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02:44
岩头雪峤与钦山,共辙同途岂等闲。要识南台真白额,从来虎体一般斑。
在雪山的顶端和钦山交汇的地方,彼此的道路并非平常之路。若想要识别南台的真正白额,须知它的斑纹与老虎的身体一模一样。
“南台”可能指代道教的南台山,象征着道教的修炼和理想境地。虎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勇猛和力量的象征,诗中提到的“真白额”可能暗示一种真实与虚幻的对比,反映出对真理的追求。
释普度,宋代高僧,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为禅宗诗词,以清新、隽永见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体现了禅宗的简约与深邃。
此诗可能产生于普度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山林中修行的体验和对真理的探寻。
这首诗以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雪山与钦山的景象,暗示其道路的艰难与不凡,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的坚定决心。“共辙同途岂等闲”一句,强调了追求的艰辛与非凡,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的执着。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南台真白额”的提及,引入了对真实与虚幻的思索。“从来虎体一般斑”则是对比,暗示即使外表可能相似,但内在的本质却是不同的。这种对比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思索。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炼,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深邃的哲学思考,体现了禅宗诗词的特质:简中见深,平淡中有哲理。
整首诗探讨了追求真实与真理的艰难,强调内在本质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普度
c) 杜甫
“共辙同途岂等闲”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追求的道路平坦
b) 追求的道路艰难
c) 追求没有意义
诗中提到的“南台”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种动物
c) 一个城市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本诗更注重对内在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美丽。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