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6:06
龙毋庙
母乘乾变化,儿主震神通。
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
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
为在扶桑国,曾收平日功。
这首诗描绘了龙的威能与神秘,母龙驾驭着天地的变化,儿龙掌控着雷电的神力。江海之外的世界,风和雷的力量尽在它们的掌握之中。水居的生物无穷无尽,血食也是无止境的。为了在扶桑国的存在,它们曾经积累了平日的功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常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龙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神秘事物的思考。
《龙毋庙》以龙为主题,寓意深远。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与神秘,代表了自然的力量和人们的信仰。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龙的形象与自然元素紧密结合,展现了龙对天地变化的掌控能力。开篇“母乘乾变化,儿主震神通”,生动地描绘了母龙及其幼龙的神秘形象,暗示了它们与宇宙万物之间的深刻联系。
接下来的“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则展现了龙的力量超越了自然界的限制,无论是江河还是海洋,都在它的掌控之中,体现了对自然界的无畏与自信。而“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则反映了生态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最后一句“为在扶桑国,曾收平日功”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了龙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它们在扶桑国的积累与修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示了自然的伟力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既有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龙的形象,探讨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体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母乘乾变化”中的“乾”指什么?
A. 地
B. 天
C. 水
D. 火
“江海藩篱外”中的“藩篱”意为?
A. 城墙
B. 边界
C. 树木
D. 河流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什么生物?
A. 凤凰
B. 龟
C. 龙
D. 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