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4:24
游虎丘
作者: 李韶 〔宋代〕
望中平坦独崔嵬,根跨沧溟浪打回。
不是巨灵潜擘与,祗应蓬岛暗飞来。
经坛烟染千株石,丹井云封万古苔。
翠色高通苏郡内,满城清雅绝尘埃。
在远望中,虎丘山显得平坦而又高耸,根基扎根于深邃的海洋,波浪拍打着它的身躯。
这不是巨灵的手在撕开山岭,而是仿佛蓬莱仙岛悄然飞来。
经坛的烟雾染上了千年的石头,丹井的云气封存了万古的苔藓。
翠绿的颜色高耸入云,通往苏州的城里,满城清雅,超然脱俗。
“蓬岛”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地或隐居的生活。此外,诗中提到的“巨灵”及“经坛”也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崇尚与敬畏。
作者介绍:李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文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虎丘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思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游虎丘》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优美诗作。开篇描绘了虎丘的壮美景象,诗人以“望中平坦独崔嵬”引入,展示出山的高耸与平坦的对比,突显出其巍峨的气概。第二联通过“根跨沧溟浪打回”表现出虎丘的历史深度与自然力量的冲击,仿佛山体与海洋的交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诗中提到的“巨灵潜擘”与“蓬岛暗飞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秘的敬畏和向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经坛烟染”和“丹井云封”描绘出山中古老的文化积淀,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永恒相交织,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翠色高通苏郡内,满城清雅绝尘埃”收尾,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虎丘不仅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文历史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全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具有深远的文化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巨灵”是指什么?
“翠色高通苏郡内”中“翠色”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种对比反映出不同诗人在创作时的关注点和风格差异,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样性。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虎丘》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