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39
嘲赵谦光
作者: 贺遂涉 〔唐代〕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这位员外自古以来就很美丽,郎中也有很高的期望。
谁能想到在那粉饰的官署里,竟然变成了土丘?
贺遂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讽刺和嘲弄时事为主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官场腐败、社会风气不正之时,诗人以嘲讽的口吻揭示了官员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腐朽,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现象的深刻思考。
《嘲赵谦光》是一首富有讽刺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员外”与“郎中”的对比,揭示了表面光鲜的官场背后隐藏的腐败与虚伪。起首两句,描绘了官员的美好形象,似乎在赞美他们的外在,但随后的转折却让人感到意外,粉饰的官署竟然变成了土山头,暗示着表象的繁华与实际的贫瘠之间的巨大反差。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的美好形象与后半部分的土山头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讽刺与批判。通过“粉署”和“土山头”的意象,诗人揭示了官员们追求表面光鲜的心理,而忽视了实质的腐败与堕落。整首诗虽短,但意蕴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华丽表象与内在腐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象的不满与讽刺,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中“员外”指的是:
A. 富人
B. 官员
C. 学者
D. 商人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来表现官场的虚伪?
A. 排比
B. 对比
C. 拟人
D. 夸张
“土山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的美好
B. 官场的繁荣
C. 官场的腐败
D. 官场的权力
贺遂涉的《嘲赵谦光》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均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困境。两首诗都采用了讽刺的手法,但贺的诗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批判,而白则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