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7:06
过张平子墓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平子(张祜)的怀念和感慨。他强调了南阳的德行和声望,形容墓地的环境幽美。诗人忽然回想起过去的时光,感慨时光流逝,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自己。夕阳西下,丰碑暗淡,风吹动古老的树木,似乎在吟唱着往事。诗人叹息穷困潦倒,心中却依然羡慕水中鱼的自由。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约公元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诗歌闻名,尤其以《咏鹅》一诗广为流传。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张平子的墓为引子,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张平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士,诗人通过缅怀一位才子,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过张平子墓》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怀古诗,诗人骆宾王通过对张平子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以“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开篇,直接引出张平子的身世和影响,展现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接着用“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墓地的美丽与沉重的思念。后两联则通过日落、丰碑、古木等意象,描绘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氛围,最终以“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作结,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骆宾王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张平子墓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流露。
诗中的“西鄂该通理”所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玉卮浮藻丽”中的“玉卮”象征什么?
A. 沉重
B. 美好
C. 复杂
D. 贫穷
诗人对张平子的怀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