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楼感怀

《登楼感怀》

时间: 2025-07-27 20:24:37

诗句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24:37

原文展示:

登楼感怀
作者: 于谦 〔明代〕

晚来无事漫登楼,
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
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
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
可能辜负钓鱼舟。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闲来无事,我漫步登上高楼,
曲折的栏杆让我倍感忧愁。
茫茫乡土,不知何时才能回到?
广阔的天地,我这一生如同浮萍。
太行山有路可以通往东西,
汾水无情,日夜不停地流淌。
头发已经花白,面容苍老,这又有什么意义?
难道会辜负了那静谧的钓鱼舟?

注释:

  • 晚来无事:傍晚时分没有事情要做。
  • 曲曲栏干:弯弯曲曲的栏杆,暗示烦恼。
  • 渺渺乡关:渺小的故乡,表示对故乡的思念。
  • 茫茫天地:广阔无边的天地,表示孤独和无助。
  • 太行有路:太行山有通往东西的道路,象征希望。
  • 汾水无情:汾河水流无情,表示时间的无情流逝。
  • 华发苍颜:白发苍苍,形容年老。
  • 钓鱼舟:钓鱼的舟船,象征闲适和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以刚直不阿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于谦辞官后,他在晚年时常感到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楼感怀》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于晚年时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晚来无事漫登楼”,简洁地勾画出诗人的孤独状态,随着诗人的登楼,愁苦之情也随之而来。栏杆的曲折象征着内心的烦恼与忧愁,紧接着“渺渺乡关何日到”则直接表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渺小的乡关在广阔的天地间显得无比遥远。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太行山的道路给人以希望,但汾水的无情流动,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更是点明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白发苍苍的自己是否能够再度享受那份闲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完成了一幅孤寂、思乡与人生哲理的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考与隽永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晚来无事漫登楼:傍晚时分无所事事,随意登上高楼感受心绪。
    2. 曲曲栏干总是愁:看着弯曲的栏杆,心中满是愁苦。
    3. 渺渺乡关何日到:对遥远故乡的思念,渴望归去的心情。
    4. 茫茫天地此生浮:生活如浮萍般无依无靠,感受到生命的漂泊。
    5. 太行有路东西去:太行山虽有路可通,但人生路途依然漫长。
    6. 汾水无情日夜流:汾河水无情地流淌,象征时光的无情。
    7. 华发苍颜成底事:白发苍苍,面容老去,感慨人生的无常。
    8. 可能辜负钓鱼舟:是否会辜负那份向往的宁静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萍,表达无所依靠的孤独。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钓鱼舟象征着宁静和闲适的生活。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人生态度的沉思。

意象分析:

  • 栏杆:代表着思绪和烦恼的交织。
  • 乡关:象征着思乡之情,内心的归属感。
  • 天地:广阔的天地,暗示着人生的孤独与无助。
  • 太行和汾水:两者相对,前者象征希望,后者则象征无情的时间流逝。
  • 钓鱼舟: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回归宁静。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曲曲栏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愤怒
      • D. 无聊
    2. “渺渺乡关何日到”中的“乡关”指的是?

      • A. 城市
      • B. 故乡
      • C. 朋友
      • D. 学校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事业成功
      • B. 和平
      • C. 宁静生活
      •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送别》
  • 诗词对比

    • 于谦的《登楼感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达更加直接而简洁;而于谦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更深层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二首) 丁卯岁归仰天坞故山(二首) 挽陈衍死敌 挽胡季昭二首 挽胡季昭二首 送胡季昭谪象州 寄九日山僧 望江南六首选四 其四 望江南六首选四 其三 望江南六首选四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横遍野 身历其境 适等 户字头的字 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敢则是 耳刀旁的字 凤凰在笯 虎字头的字 话里带刺 靖难之役 寸字旁的字 介丘 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昏头昏脑 假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