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7:47
送胡季昭谪象州
李伯圭 〔宋代〕
伏马总为刍豆谋,
孤忠嫠纬胜忧。
事当言路官无小,
理示安时心肯休。
千古纲常增砥柱,
一身去就等虚舟。
恶鸱尽任陵鸾凤,
赢得汪朐雪外州。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胡季昭的送别之情,提到政治中的忠诚与忧虑,强调言路的重要性,反映了对历史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提到“伏马”为了谋求前途,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期盼;而“孤忠嫠纬”则传达了忠诚的孤独和忧虑。全诗通过历史的比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与无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及的“千古纲常”暗指历史上那些维护道德与正义的伟人,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
作者介绍: 李伯圭,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世称“李公”。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政治、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胡季昭之际,胡季昭因触犯权贵被贬,诗人以此表明对朋友的惋惜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这首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韵律和谐,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诗人通过对胡季昭遭贬的叙述,表现出对忠诚与理想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首联“伏马总为刍豆谋”直接道出人们在风雨飘摇中谋生的艰辛,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
接下来的“孤忠嫠纬胜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个主题,孤独的忠诚在政治斗争中显得尤为无助,诗人对胡季昭的忠诚充满敬意,但也为其命运感到忧虑。
后半部分的“千古纲常增砥柱”表达了诗人渴望有道德楷模来支撑社会的希望,而“虚舟”则是对无所事事的嘲讽,表现出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以“恶鸱尽任陵鸾凤,赢得汪朐雪外州”收尾,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污浊的控诉,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使用了比喻(“虚舟”)、对仗(如“孤忠嫠纬”与“恶鸱尽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意蕴丰富。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与悲哀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朋友命运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伏马”指的是什么?
A. 骑马出行
B. 坐船
C. 步行
D. 乘车
“千古纲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历史的道德标准
B. 自然法则
C. 个人理想
D. 社会风俗
诗人对胡季昭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烦恼
C. 敬佩与忧虑
D. 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祝福,而李伯圭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