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7:21
懦微莫如我,往往从险艰。
譬之驱山麋,八銮困天闲。
岂惟物违性,成功亦良难。
风烟念何地,野水长松閒。
我没有什么勇气,常常处于危险和艰难之中。
就像驱赶山中的麋鹿,八辆车困扰在旷野之间。
岂止是事物和人的本性相违,成功也是非常艰难的。
我不知风烟飘荡在何处,野外的水流悠长,松树显得宁静。
作者介绍:蔡松年,金朝诗人,以其作品的深刻思想和独特风格著称。他的诗往往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浓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庚申年,正值金朝的动荡时期。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中,表达了对人生和成功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个人的无奈。
蔡松年的《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之第十首,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挣扎与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开头几句以懦弱自谦,显示出诗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艰难环境的承认。通过“驱山麋”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被困的状态中,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和障碍。
“岂惟物违性,成功亦良难”一句,表达了成功的不易,超越了个人的懦弱,反映出对整体人生的感慨。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与时代、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织。
最后以“风烟念何地,野水长松闲”收尾,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自然景象的向往,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释然。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环境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反映人生的困境与成功的艰难,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表现诗人在逆境中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测试:
诗人自谦称“懦微”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信
B. 懦弱
C. 骄傲
“岂惟物违性”表明了什么主题?
A. 个人努力
B. 成功的难度
C. 环境因素
诗中提到的“野水长松闲”意指什么?
A. 未来的迷茫
B. 自然的宁静
C. 个人的奋斗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蔡松年的《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但蔡松年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成功的反思,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皆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