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38
赠笔工柳之庠
作者:王之道 〔宋代〕
我昔丞历阳,好笔得柳生。
维时习治久,群盗方纵横。
生售数毛颖,一一简择精。
作字可人意,为我供笔耕。
不知二十年,天下乃复平。
尔贫技不售,我因功无成。
布衫负篛笠,羸然过柴荆。
我老废读书,无意游管城。
千钱与斗米,聊尔饷此行。
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
我曾在历阳担任丞相,得到了柳生这样的好笔。
那时我勤于学习,正值盗贼横行的时期。
柳生出售几根毛笔,我精挑细选,挑出最好的。
写出的字令我满意,成为我耕耘笔墨的工具。
不觉间二十年过去,天下终于恢复了平静。
你虽因技艺不被重用,而我却因功劳未成就。
穿着布衫,背着竹笠,瘦弱地走过柴荆。
我已年老,无法再读书,也无意游玩管城。
带着千钱与斗米,勉强维持这次出行。
回家后给妻子带来饱饭,笑谈嘲讽彭亨。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表现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还有对社会动荡与平静后的思考,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赠笔工柳之庠》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开篇提到的“我昔丞历阳”让人感受到一种过去的辉煌,但很快诗人转入对动荡时代的描写,体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凉。诗中“群盗方纵横”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诗人对此深感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社会终于恢复平静,但他却因“尔贫技不售”而感到失落。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身技艺未能被重用的惋惜,也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无情。画面中的“布衫负篛笠”,既是对自身贫困的自嘲,也传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归家饱妻子,一笑嘲彭亨”则带有一种豁达的自我调侃,虽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但依然能够与家人分享温馨的时刻,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传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生”是什么?
A. 一种柳树
B. 一种好笔
C. 一位画家
D. 一种植物
诗人曾在什么地方担任丞相?
A. 杭州
B. 历阳
C. 南京
D. 北京
诗中“千钱与斗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收入微薄
C. 诗人的投资
D. 诗人的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