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并闾岭

《并闾岭》

时间: 2025-05-03 19:56:19

诗句

稍丛摹敢升,还为露珠滴。

暗响出林隈,锵锵小金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19

原文展示:

稍丛摹敢升,还为露珠滴。
暗响出林隈,锵锵小金石。

白话文翻译:

稍微的丛林中,隐约有鸟儿飞升,
小露珠依然在叶尖滴落。
暗处传出阵阵声响,是小溪水流过岩石,
那清脆的声音如同小金石在碰撞。

注释:

  • 稍丛:指稍微的丛林,隐喻自然环境。
  • 摹敢升:意指鸟儿在丛林间飞翔,形容它的轻盈。
  • 露珠滴:形象描绘了清晨露珠在叶子上滴落的景象。
  • 暗响:指暗处传来的声音。
  • 林隈:指林间的隐秘之处。
  • 锵锵:形容金属相碰撞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水流与石头碰击的声音。
  • 小金石:象征清澈的水与石头的碰撞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华,号云斋,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和自然,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镃游历山水之间时,旨在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并闾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透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稍丛摹敢升”引出鸟儿在丛林中飞舞的画面,轻盈的身影仿佛在空中自由翱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还为露珠滴”则使用了露珠的形象,强调了清晨的清新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后两句“暗响出林隈,锵锵小金石”则将视线转移到自然的声音上,暗处的水流声与石头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乐章。这种声音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生命的感悟,流淌的水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在用词上清新而富有韵律感,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稍丛摹敢升:描绘了丛林中的鸟儿,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2. 还为露珠滴:露珠的形象增添了清晨的美丽与清新。
  3. 暗响出林隈:暗处的声音引起读者的好奇,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4. 锵锵小金石:生动的声音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音比作“锵锵小金石”,生动形象。
  • 拟人:用“鸟儿飞升”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在结构上相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林:象征生命的生机与自然的活力。
  • 露珠:代表清晨的纯净与新生。
  • 水流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小金石:体现了自然中细腻而美好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金石”是指什么? A. 金属
    B. 石头
    C. 水流声

  2. “稍丛摹敢升”中的“升”字意为? A. 上升
    B. 飞翔
    C. 爬升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生活的感悟
    B. 对历史的追溯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象,展现诗人内心的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写山水自然,表达宁静的生活情趣。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与王维的山水诗,张镃更注重自然细节的描绘,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山水诗的美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兰亭诗二首 其二 兰亭诗二首 其一 答许询诗 其二 答许询诗 其一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横吹曲辞。折杨柳 横吹曲辞。陇头水 相和歌辞。王昭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韦 形势之途 車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含惨的词语有哪些 同堂 爿字旁的字 交能易作 避寝 笺启 浮瓜沉李 含明隐迹 牛字旁的字 片言只语 包含燔的词语有哪些 辩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