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8:58
茅屋鸡声过日中,
热云蒸雨转无风。
形劳自背当年说,
句快全夸近日工。
破院未成投宿计,
枯田犹觊入秋丰。
情知必没扬雄宅,
看竹何妨揖主翁。
在茅草屋里,鸡鸣声响过了正午,
热云蒸腾,雨水转为无风的天气。
身体劳累自背负着当年的困扰,
诗句快活全在夸赞如今的工艺。
破旧的院子尚未有住宿的打算,
枯萎的田野仍然期待着秋季的丰收。
心里知道必定无法留在扬雄的宅邸,
看着竹子,何妨向主翁行礼。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君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张镃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对乡村生活的眷恋。诗中描绘的情景,生动展现了他在乡间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宁静的田园情怀。
《出寂照行至书馆》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的开头“茅屋鸡声过日中”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朴素却生动的乡村场景,鸡鸣声响,时间已然过了中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闲适。接下来的“热云蒸雨转无风”则描绘了天气变化的细腻,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压抑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和对往昔的思考,“形劳自背当年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然而接下来的“句快全夸近日工”,又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能从生活中找到快乐与满足。
“破院未成投宿计,枯田犹觊入秋丰”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对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两句“情知必没扬雄宅,看竹何妨揖主翁”则回归到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扬雄象征着文人理想,而竹子则是一种清雅的象征,诗人虽知无法留在理想的地方,但仍心存敬意。
整首诗在沉静中透出积极向上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体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茅屋”最能代表什么?
诗中“形劳自背当年说”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敬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