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轿中望泛仙山

《轿中望泛仙山》

时间: 2025-05-07 09:50:19

诗句

上却篮舆卷却帘,晓寒旋索熟衣添。

孤松已自三千丈,更在仙山第一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19

原文展示:

轿中望泛仙山
上却篮舆卷却帘,晓寒旋索熟衣添。
孤松已自三千丈,更在仙山第一尖。

白话文翻译:

在轿子里向外望去,看到那仙山的景色。
掀起帘子,披上外衣,早晨的寒意让我感到需要添衣。
那孤独的松树已然高耸入云,竟然在仙山的顶尖之上。

注释:

  • 轿中:指乘坐的轿子里。
  • 篮舆:一种用竹子编成的轿子,形状像篮子。
  • 卷却帘:掀起轿子的帘子。
  • 晓寒:清晨的寒冷。
  • 旋索:指迅速地系上衣物。
  • 熟衣:温暖的衣服。
  • 孤松:孤独的松树。
  • 三千丈:形容松树的高度,夸张说法。
  • 仙山:传说中的山,通常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典故解析:

“仙山”常用来指代道教文化中神仙所居之地,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在古代诗词中,仙山往往与孤独、清冷的意象相结合,反映出诗人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游历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思考。通过对仙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诗人乘轿而行,向外眺望仙山的景象。开头两句写轿中情景,表现出清晨的寒冷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用“卷却帘”来展现一种主动出门的渴望,似乎要与外面的世界更为亲近。接着“孤松已自三千丈”,通过夸张手法,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暗示出自然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更在仙山第一尖”传达出一种对高峰的追求,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诗中描绘的孤松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孤独心境的映射,传达出对自由和超然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却篮舆卷却帘:在轿子里,诗人掀起帘子,准备欣赏外面的景色。
  2. 晓寒旋索熟衣添:清晨的寒冷使他感到需要加衣,以抵御寒意。
  3. 孤松已自三千丈:描述高耸入云的孤松,夸张地表明其高度。
  4. 更在仙山第一尖:强调孤松位于仙山的最高点,象征着超然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三千丈”,用以突出孤松的高大。
  • 对仗:如“卷却帘”与“旋索熟衣”,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和对理想境地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山:象征着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 孤松:代表孤独与坚韧,也暗示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松”象征什么?

    • A. 高大
    • B. 孤独
    • C. 美丽
  2. “晓寒旋索熟衣添”中,诗人为什么要添衣?

    • A. 天气寒冷
    • B. 他很冷
    • C. 他喜欢穿衣服
  3. 诗人在轿中望见的是什么?

    • A. 仙山
    • B. 大海
    • C. 城市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强调宁静与和谐,而杨万里的《轿中望泛仙山》则更突出孤独与追求的主题。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体现出不同的自然观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是对杨万里《轿中望泛仙山》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涵盖了原文展示、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等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失调名 蝶恋花·北固山前波浪远 醉蓬莱 诉衷情(建康) 诉衷情(春词) 鹊踏枝 柳梢青·吴中 醉花阴 诉衷情·宝月山作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艰深晦涩 緑核 牛字旁的字 坏人坏事 包含囤的词语有哪些 再造之恩 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社 大厦栋梁 页字旁的字 悬崕峭壁 破家子 光开头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邦门 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开日出 里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