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5:56
七里滩头访了陵,水光山色见生平。
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
一介草芭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
在七里滩头拜访古陵,水光山色映照出我的一生。
我想为君王定下臣子的去处,却知道与君王之间的重轻是如此不同。
我只是一个草民,真实的自我让我感到自豪;而三公的权位和荣华并不让我感到荣耀。
我来这里想象那高洁的风景,钓石岩前烟波浩渺。
吕声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该诗创作于诗人游历之际,或许是受到古代遗迹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怀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权位的淡然与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里滩头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我的反思。首句“七里滩头访了陵”,引入了古代遗迹的背景,隐喻历史的沉重与沧桑。“水光山色见生平”则通过自然的美景引发个人的情感共鸣,反映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沉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臣子与君王地位差异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叹。诗人自认身份卑微,却对自己的真实感到自豪。这种对身份的自省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权力的冷淡态度,也展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通过“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构建出一种清新而富有哲理的意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探讨了个人身份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真实自我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七里滩头”指的是:
A. 一片草地
B. 一处古墓
C. 一片滩涂
D. 一座山
诗人对“三公轩冕”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轻视
C. 崇拜
D. 无所谓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位
C. 自由与高洁
D. 名声
吕声之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反思,但吕声之更倾向于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特点,但都展现了中国古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