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4:22
点绛唇(别代净众)
荆棘林中,浪夸好手曾穿过。
不起于坐。畐塞虚空我。
问路台山,婆子随声和。
还知么。石桥老个。
些子平窥破。
在荆棘丛生的林中,曾有高人从此经过。
我依旧没有站起身来,似乎被这虚空所淹没。
问那位老妪如何去台山,她随口应和着。
你还知道吗?那老者在石桥边。
此时的我,对一切看得非常透彻。
作者介绍:向子谦,字宗易,号云舫,宋代词人,代表作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词风清新,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向子谦对人生经历的感悟,表达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反思与哲思,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的背景。
《点绛唇(别代净众)》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荆棘丛生的场景,传达出一种身处困境却不屈服的精神。开篇的“荆棘林中”,即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体现出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艰辛。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到“浪夸好手曾穿过”,似乎在回忆那些曾经勇往直前的人。随着词句的推进,情感逐渐深化,“不起于坐”反映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消沉,似乎被生活的重负所压迫。
词中提及的“问路台山”,不仅是对方向的询问,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在困境中仍希望找到出路的心情。最后一句“些子平窥破”,则是一种顿悟与自我解脱,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外界环境再复杂,内心的平静与清醒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向子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艰难困境的描绘,表达了面对生活挑战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向子谦
C. 杜甫
D. 白居易
词中提到的“荆棘”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人生的艰难
C. 友情
D. 爱情
下面哪句描述了作者的消沉心态?
A. 荆棘林中
B. 不起于坐
C. 问路台山
D. 石桥老个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常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向子谦则更多地反映出男性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在各自的境遇中传达出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