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十六叔父朝散 其二

《挽十六叔父朝散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0:57:09

诗句

翰墨传名教,公深有世风。

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

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

子孙知心盛,断狱有阴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7:09

原文展示:

翰墨传名教,公深有世风。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子孙知心盛,断狱有阴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通过书法和文学传播名教,您深深地体现了世间的风范。如今这样的文化已经丧失,我的道路也似乎到了尽头。埋葬珍贵的玉石,感叹已来不及,挥霍金钱的欢乐尚未结束。子孙们知道您的心意深厚,断案时也有着隐秘的功德。

注释: 字词注释:

  • 翰墨:指书法和文学。
  • 名教:指儒家提倡的道德教育。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埋玉:比喻埋葬珍贵的东西,这里指失去重要的人物。
  • 挥金:挥霍金钱。
  • 断狱:审理案件。
  • 阴功:隐秘的功德。

典故解析:

  • 埋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喻失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冲之,宋代诗人,字叔用,号渔隐,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为悼念十六叔父而作,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和对文化传统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化传统受到冲击,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叔父的哀思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叔父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忧虑。诗中“翰墨传名教,公深有世风”赞扬了叔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而“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则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衰落的感慨。后两句“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通过对比,突出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翰墨传名教,公深有世风”:赞扬叔父通过书法和文学传播儒家道德教育,体现了世间的风范。
  • “斯文今乃丧,吾道亦何穷”:表达了对当前文化丧失的忧虑,以及个人道路的迷茫。
  • “埋玉嗟何及,挥金乐未终”:通过埋玉和挥金的对比,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 “子孙知心盛,断狱有阴功”:赞扬叔父的子孙理解其心意,并在断案中体现了隐秘的功德。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埋玉”和“挥金”的对比,突出了对叔父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 比喻:“埋玉”比喻失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叔父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忧虑,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翰墨:象征文化和教育。
  • 埋玉:象征失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 挥金:象征挥霍和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埋玉”比喻什么? A. 埋葬珍贵的东西 B. 埋葬玉石 C. 埋葬人才 答案:A

  2. 诗中“挥金”象征什么? A. 挥霍金钱 B. 挥霍时间 C. 挥霍资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但晁冲之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文化传统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晁冲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晁冲之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一 闰夏有忆,用稼轩韵 念奴娇 寄云中完颜公 念奴娇 庚午立秋宴集北海舟中 念奴娇 题瘦石所藏朱彝尊《梧月词序》墨迹卷子 念奴娇 念奴娇 念奴娇 雨窗怀松之南水 念奴娇 其一 和枝巢翁展春园坐雨词 念奴娇(陪张子公登览辉亭) 念奴娇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文无行 雨字头的字 成何体统 吹弹歌舞 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中心是悼 家天下 厂字头的字 斋室 尸字头的字 鬯字旁的字 隐处 添粮不如减口 王公大人 踵迹相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