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阳湖庄无菊走笔招赵季清黄一这登高

《重阳湖庄无菊走笔招赵季清黄一这登高》

时间: 2025-05-06 01:55:28

诗句

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

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

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

登高有景那能赋,唤取骚人赵与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28

原文展示

摇落江村菊就荒,
苦无节物报重阳。
病来欲废传杯旧,
老去唯思著帽强。
已变枫丹秋尽力,
仅存萸紫晚添香。
登高有景那能赋,
唤取骚人赵与黄。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村庄,菊花凋零,显得荒凉;
苦于没有节令的花卉来报答重阳节。
生病时想要废弃旧日的杯子,
年老时只想着依靠帽子来保暖。
已经变成了枫叶红的季节,秋天的气息已尽;
只有那晚秋的茱萸花,依然散发着香气。
登高时遇到的美景,我又怎能写下诗篇?
只好呼唤骚人赵孟頫与黄庭坚来作伴。

注释

  •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寓意长寿。
  • 节物:指应时的花卉或物品,这里指代没有菊花。
  • 病来欲废:生病时想要放弃传承的饮酒习惯。
  • 帽强:年老时只想依靠帽子保暖,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枫丹:枫树和丹桂,象征秋天。
  • 萸紫:指茱萸,重阳节时常佩戴的花,象征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山水与节令著称,常体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作者对节令的思索与身体的衰老,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在节日时的孤独与失落。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节令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前两句直接点明重阳节的主题,因没有应时的菊花而感到凄凉。接着,诗人以病痛和老去的自己为切入点,流露出对昔日欢乐时光的怀念。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尤其是萸花的香气,展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渴望。最后两句更是通过呼唤赵孟頫和黄庭坚,表达了对文学与友情的向往,显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对共鸣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摇落江村菊就荒:描写菊花凋零,江村显得荒凉,暗示节令的变迁。
  2. 苦无节物报重阳:感叹没有适合重阳节的花卉,表现出孤独。
  3. 病来欲废传杯旧:生病导致想放弃饮酒,表现对往昔的无奈。
  4. 老去唯思著帽强:年老后只想着依靠帽子,寓意生活的艰难。
  5. 已变枫丹秋尽力:秋天的到来,体现自然的变化。
  6. 仅存萸紫晚添香:萸花仍散发香气,象征生命的坚持与希望。
  7. 登高有景那能赋:即便有美景,诗人却感到无力创作。
  8. 唤取骚人赵与黄:呼唤友人共赏美景,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结构工整。
  • 比喻:用“帽子”比喻生活的艰难,表现出无奈。
  • 意象:菊花、萸花、枫叶等意象构成了秋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友谊的渴望。在孤独中反思生命的无常,体现了对节令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节令。
  • 萸紫:重阳节佩戴的花,象征吉祥与希望。
  • 枫丹:秋天的象征,表现生命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令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2. 诗人因何感到孤独?

    • A. 生病
    • B. 朋友不在
    • C. 没有应时的花卉
  3. 诗中提到的“赵与黄”指的是谁?

    • A. 两位诗人
    • B. 朋友
    • C. 亲人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登高壮观》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登高壮观》与曹彦约的这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李白的豪放与曹彦约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九 杭湖夜归 秋思 自诒 以石芥送刘韶美礼部刘比酿酒劲甚因以为戏 杂题 舟中作 纵笔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四首 其四 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土不伏 生字旁的字 包含多的词语有哪些 蠢蠢欲动 淋漓尽致 竹罄南山 印头钱 廾字旁的字 徒废唇舌 弓字旁的字 懒拖拖 包含嫚的词语有哪些 调丝弄竹 惹犯 建之底的字 隹字旁的字 义不取容 包含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