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01
和氏得荆璞,眩走数百舍。
谓足奉至尊,过眼不售价。
有时置箧笥,光彩忽惊夜,
持归弄儿女,足以照里社。
和氏得到了荆璞,光彩夺目让人惊叹,
他认为这美玉足以奉献给至尊,
然而转眼之间便没有了价值。
有时将它放在箧笥中,光辉在夜里忽然闪烁,
带回家给儿女玩耍,足以照亮整个村社。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该诗写于社会经济繁荣的宋代,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和氏得荆璞”引入,借用和氏璧的典故,象征着珍贵与价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首句即点出荆璞的光彩夺目,映射出人们对美的追求。接下来,诗人通过“认为足以奉至尊”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但随即转折,强调其“过眼不售价”,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将玉石放在箧笥中的情景,光辉在夜间的闪烁不仅是对玉石美丽的强调,也象征着家庭生活的温馨与美好。最后一句“足以照里社”则升华了家庭与社会的联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珍贵事物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观。
整首诗通过对美玉的描绘,探讨了珍贵与价值、世事无常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和氏得荆璞”中的“荆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玉石
C. 一种花卉
D. 一种工具
诗中提到的“至尊”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重要人物或皇帝
C. 诗人
D.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