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褒城宰

《寄褒城宰》

时间: 2025-04-27 18:24:29

诗句

滟滟清波泻石门,茂林高巘夹烟昏。

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29

原文展示:

滟滟清波泻石门,茂林高巘夹烟昏。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波光从石门倾泻而下,茂密的树林和高耸的山峰间烟雾缭绕。何时能乘着画舫,载着明月,一同沉醉在江心的白玉盆中。

注释:

  • 滟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 石门:指石门山或石门峡,具体地点需结合文同的生平背景来确定。
  • 高巘:高耸的山峰。
  • 烟昏:烟雾缭绕,形容景象朦胧。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
  • 白玉盆:比喻江心平静的水面,因其清澈如玉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著名文人、画家。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画。此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游历褒城(今陕西汉中一带)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创作背景: 文同在宋代文人中以清高自许,此诗可能是在游历褒城时,被当地自然风光所吸引,从而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滟滟清波泻石门”,通过“滟滟”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波光的动态美,而“泻石门”则暗示了水流的壮观。次句“茂林高巘夹烟昏”,以“茂林”和“高巘”构建了山林的静谧与高远,“烟昏”则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后两句“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诗人运用想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月夜乘舟,与明月共醉于江心的宁静之中。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文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滟滟”和“泻”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次句以“茂林”和“高巘”构建了山林的静谧与高远,“烟昏”则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使画面更加丰富。
  • 后两句运用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月夜乘舟,与明月共醉于江心的宁静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白玉盆”比喻江心平静的水面,形象生动。
  • 拟人:“载明月”赋予明月以动态,仿佛明月可以被船载着一同前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文同清高自许、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滟滟清波:波光闪动的样子,象征着自然的活力和美丽。
  • 茂林高巘:茂密的树林和高耸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静谧。
  • 画舫载明月:画舫和明月,象征着诗人的理想生活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滟滟”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 B. 波光 C. 烟雾
  2. “白玉盆”在诗中比喻的是什么? A. 江心 B. 明月 C. 画舫
  3.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郁 B. 超脱 C.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可推荐文同的其他山水诗,如《早晴至报恩寺》等,以了解其山水诗的整体风格。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详细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九日 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 元日次良翰韵 挽乐全宋丈二首 其一 点绛唇·嫩绿娇红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和陈应求韵兼呈方次云 慈竹 别陈景明二首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治整 轨辙 臣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悲观厌世 竹干 逞施 授手援溺 抱恨终天 鳥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椎髻布衣 包含衢的词语有哪些 绝伦超群 连月 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