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

《西湖》

时间: 2025-05-06 01:54:06

诗句

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

天下比来几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

不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

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06

原文展示:

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
天下比来几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
不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
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

白话文翻译:

在湖光山色的地方,山峦环绕,此地的平坡犹如一颗明珠。
天下有多少美人,如西子般动人,水中倒影却见东坡的百种风姿。
不因巨浪的侵袭而变得瘴气四起,愿意为飞廉的风声而起波澜。
不要将这美景当作无根的潦草来对待,那里有两条河流滋养着万顷稻禾。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光:湖水的光辉。
  • 西子:指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美丽。
  • 东坡:指苏东坡,著名诗人,代表着文人气质。
  •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这里用来喻指风的力量。
  • 潢潦:指水草和沼泽,暗指不美的景象。
  • 万囷禾:指丰收的稻禾,象征富饶。

典故解析:

  • 西子与东坡的提及,分别代表了古代的美丽与文人的风雅,反映出诗人对美和文化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大震,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以诗会友。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气息的追求。正值南宋时期,文人雅士聚集,诗歌文化繁荣。

诗歌鉴赏:

《西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湖光山色,展现了这一景区的独特魅力。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有湖光处有山多”,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西子与东坡,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借此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诗人用“飞廉”来象征自然的力量,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眼前的美景,强调了大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延续,体现出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思考和感悟。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对生命和美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湖光处有山多”: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和谐美景,表明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
  2. “独此平坡玉一窝”:强调这片平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表现出诗人对西湖的独特赞美。
  3. “天下比来几西子”:引入西施,突显了西湖的美丽,如同西子一般动人。
  4. “水中曾见百东坡”:水面倒影出众多文人的风采,表明西湖不仅有美景,还有丰富的人文底蕴。
  5. “不随巨浸熏为瘴”:强调即使面对自然的挑战,西湖依然保持其清新与美丽。
  6. “肯为飞廉鼓作波”:表现自然的活力,象征着风与水的和谐互动。
  7. “莫作无根潢潦看”:警示人们要珍视美丽的自然,切勿轻视。
  8. “两支流出万囷禾”:表达了大自然的丰饶,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平坡被比作“玉一窝”,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其美丽。
  • 对仗:如“西子”与“东坡”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与层次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文气息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光:象征着清澈与宁静。
  • :象征着雄伟与稳重。
  • 西子:象征着美丽与典雅。
  • 东坡:象征着文化与智慧。
  • 飞廉:象征着自然力量与生命活力。
  •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昭君
    • B. 西施
    • C. 貂蝉
  2. 诗中“飞廉”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风的力量
    • C. 水的波动
  3. 诗中提到的“万囷禾”代表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与富饶
    • C. 荒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但更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杜甫的《望岳》则更多地表现了壮阔的山川景象与历史厚重感。这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供研究参考。
  • 《古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 《山水诗论》:探讨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与发展历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吊厓山 浯溪 浯溪 初过大散关马上作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病起吟残菊 汴渠 彼县吏 安道再登制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内查外调 不为五斗米折腰 民开头的成语 黹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生功止过 自字旁的字 丕扬 卤字旁的字 百里挑一 冰雪聪明 送暖偎寒 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畋渔 虎字头的字 倾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