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06
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
天下比来几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
不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
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
在湖光山色的地方,山峦环绕,此地的平坡犹如一颗明珠。
天下有多少美人,如西子般动人,水中倒影却见东坡的百种风姿。
不因巨浪的侵袭而变得瘴气四起,愿意为飞廉的风声而起波澜。
不要将这美景当作无根的潦草来对待,那里有两条河流滋养着万顷稻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大震,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以诗会友。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气息的追求。正值南宋时期,文人雅士聚集,诗歌文化繁荣。
《西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湖光山色,展现了这一景区的独特魅力。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有湖光处有山多”,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西子与东坡,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借此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诗人用“飞廉”来象征自然的力量,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眼前的美景,强调了大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延续,体现出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思考和感悟。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在表达对生命和美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美,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文气息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飞廉”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万囷禾”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但更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杜甫的《望岳》则更多地表现了壮阔的山川景象与历史厚重感。这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