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8:42
羽檄通宵急,行宫出每迟。
漏声催鼓角,月影上旌旗。
风逐天香近,星随斗枋移。
中军严宿卫,传警尽熊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紧迫的军情:快马加鞭传递急报,皇宫的出行总是显得缓慢。夜里漏壳声催促着鼓声和号角的响亮,月光照耀着旌旗。清风带来了远处的芬芳,星星伴随着斗木向西移动。中军严阵以待,警报传来,士兵们如熊罴般警觉。
金幼孜(约1565-1623),字子华,号白云,明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尤其是边塞诗,风格铿锵有力,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防压力加大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紧张的军情和士兵们的警觉,反映了时代氛围与士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次怀来》是一首描绘军旅生活的古诗,情感鲜明,意象生动。诗的开头以“羽檄通宵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仿佛在传递着紧急的军情,接着“行宫出每迟”则暗示了皇权出行的缓慢,可能暗藏着国家动荡的隐忧。接下来的“漏声催鼓角,月影上旌旗”描绘出了一种夜间军营的景象,漏壳声如同战鼓催促,月光下的军旗仿佛在呼应着即将到来的战斗。诗诗中的“风逐天香近,星随斗枋移”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也暗示着战斗的不可避免。最后一句“中军严宿卫,传警尽熊罴”则将这种警觉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士兵们如同猛兽般严阵以待,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整首诗结合了自然与军事的意象,既有对战斗的警觉,也不乏对自然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整首诗通过紧张的军情描绘,反映出国家的安危与士兵的责任感,同时也融入了自然的美,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诗中“羽檄”主要指什么?
A. 军旗
B. 传递文书的工具
C. 战斗声音
答案:B
诗中的“漏声”是指什么?
A. 漏壳计时的声音
B. 战斗的号角
C. 风声
答案:A
诗中士兵被比作什么?
A. 豹子
B. 熊罴
C. 老虎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