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庚戌仲春携小子访别晦翁过亲友江清卿之门其嗣子尚幼不果见次早道经江清卿墓下怅然有怀

《庚戌仲春携小子访别晦翁过亲友江清卿之门其嗣子尚幼不果见次早道经江清卿墓下怅然有怀》

时间: 2025-04-30 15:29:55

诗句

肩舆兀兀度山村,细雨凄风日易昏。

问店旧曾来托宿,支颐今觉顿销魂。

故人委蜕荒春草,倦客空怀合暮云。

古木阴连藏小隐,招呼无复笑迎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55

原文展示

肩舆兀兀度山村,细雨凄风日易昏。
问店旧曾来托宿,支颐今觉顿销魂。
故人委蜕荒春草,倦客空怀合暮云。
古木阴连藏小隐,招呼无复笑迎门。

白话文翻译

一辆轿子缓缓穿过山村,细雨夹着凄风,日头已经快要昏沉。
我问路边的店铺,曾经在这里借宿过,今天支着头感到无比忧伤。
故人的身影已在荒草中消失,疲惫的旅人只剩下空虚的心情与暮色交融。
古老的树木遮蔽着小隐士的住所,再也没有人笑着来迎接我。

注释

  • 肩舆:古代一种乘坐的轿子,由人抬着。
  • 兀兀:形容缓慢而稳重的样子。
  • 支颐:指用手支撑着下巴,表示沉思或忧虑。
  • 销魂:形容心神恍惚,极其悲伤的状态。
  • 委蜕:指故人已经去世或消亡。
  • 倦客:疲惫的旅人。
  • 招呼:招手、呼唤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故人”和“荒春草”可以看作对逝去时光和故人之情的追忆。诗人通过对古木和阴影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繁华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庚戌年(大约公元的某个年份)的仲春,诗人携带小子访友,因故未能见到友人的幼子,因而感怀。诗中融合了对故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的“肩舆兀兀度山村”,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场景,细雨和凄风则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诗人在问店中回忆起过去的相聚,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昔日友谊的怀念。

而“故人委蜕荒春草”一句,则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故人已不在,唯有荒草见证了过往的痕迹。最后两句“古木阴连藏小隐,招呼无复笑迎门”,则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暗示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不乏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肩舆兀兀度山村:通过“肩舆”的描写,展现出诗人行旅的状态,带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
  • 细雨凄风日易昏:细雨与凄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表明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 问店旧曾来托宿:诗人追忆曾经在此借宿的情景,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支颐今觉顿销魂:此句中,诗人用“支颐”表现出思考的状态,感受到失去故友的痛苦。
  • 故人委蜕荒春草:用“荒春草”象征逝去的友谊,突显时间的无情。
  • 倦客空怀合暮云:表达一种疲惫的心情,借助“暮云”传达对未来的迷茫。
  • 古木阴连藏小隐:古树的阴影与隐士生活的结合,暗示隐逸的宁静与孤独。
  • 招呼无复笑迎门:最后一句传达了对友人不再的惋惜,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荒春草”比作岁月的流逝,体现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 拟人:古木被赋予了生命,象征着隐士的生活,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对仗:如“细雨凄风”与“古木阴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故人回忆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展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肩舆: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艰辛。
  • 细雨:代表着忧愁与思念。
  • 荒春草: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人。
  • 古木: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人世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肩舆”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乘坐的轿子
    • B. 一种马车
    • C. 一种船只
    • D. 一种牲畜
  2. “故人委蜕荒春草”中“委蜕”最可能表示什么?

    • A. 破碎
    • B. 消亡
    • C. 遗忘
    • D. 变迁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幸福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使用了月夜的意象来营造氛围,与李吕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强调社会现实的无奈,而李吕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吕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其一 烛影摇红 攸县山行遇雨 烛影摇红 腊月二十夜大雪归自四印斋作 烛影摇红(次韵) 烛影摇红 上元有怀 烛影摇红 小西湖晚眺。湖在永嘉城南 烛影摇红 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 烛影摇红四首 其二 烛影摇红(盱江有怀) 烛影摇红·春日江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蟠蛰 登山临水 丶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愚顽 予取予求 虎质羊皮 老王卖瓜 红五月 廾字旁的字 耳扇 遗蜕 門字旁的字 坑坑坎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